“白吃了,白吃了。”三丫道,“吃虧是福,我有福呢!”
陸棄娘:“你這個小傻子。不行,你鬆開。”
“娘,您聽我說。”三丫有自己的顧慮,“您去一鬨,要是把學堂鬨黃了怎麼辦?咱們家有學堂,以後我還有學上,可是我的同窗,就沒有學上了。”
薑儀聽完之後忍不住道,“她們家大業大,就是不上學堂,家裡也可以給她們請夫子讀書。”
“那不一樣啊,”三丫道,“她們都太可憐了。除了來學堂,一年也出不了三次門。我甚至還聽人說,她姐姐從十二歲上繡樓,一直到出嫁才下樓,多可憐呐。”
三丫不在意能否呼奴喚婢,能否用用不完的銀子。
她覺得家裡現在就很好,有吃有喝,自由自在。
她比那些同窗的日子好太多了。
三丫對她們充滿了同情。
“我聽說,這個學堂本來就是試試行不行的。”三丫憂心忡忡地道,“以後未必能堅持下去。但是我不想是因為我,讓學堂開不下去。”
“你想得太多了,你還影響不了學堂開和關。”薑儀道。
“就算我影響不了,我也不希望娘去鬨了。我以後都不去了,不會記仇的。但是娘要是和她吵起來,回頭我會一直記著的。”三丫認真地道。
無論從哪個角度,她都不希望陸棄娘再去找。
“娘,算了。”大丫勸陸棄娘,“三妹說得對。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這件事鬨大了,對她們也沒什麼好處。
傳出去,說因為孩子被夫子打了兩下手板就鬨,不知內情的得詆毀她們家。
如果把許先生收禮的事情說出來,宋明真那裡倒是無所謂,但是要是牽扯出其他人家呢?
出口氣固然好,但是如果代價太高,那就不值得。
最重要的是,三丫這個當事人,有自己的主意,她們尊重便是。
陸棄娘這才被勸住。
薑儀卻還是要去辭工。
“您辭也就辭了,但是彆因為這件事得罪人。”大丫勸她,“還是找個體麵的托詞。”
“知道了。”薑儀看著大丫,心裡覺得滿滿的遺憾。
怎麼就不能考慮做她弟媳婦呢?
大丫送薑儀出去。
薑儀對她道:“你籌建學堂,也不要壓力太大,慢慢來。需要幫忙的,隻管開口,我沒事的時候也來幫幫你。我看你臉色不如從前,彆累著了。”
“嗯,謝謝薑姨。”大丫笑容溫婉,“學堂的事情,還需要您鼎力相助。”
“放心。”薑儀拍拍她肩膀,“這事是大好事,不管最後成不成,我們總要試試。”
“嗯。”大丫點點頭。
薑儀有心問她和蔣玄,但是到底把話咽了下去,翻身上馬,擺擺手道:“我去了,我把皎皎放在學堂裡的東西給帶回來,你回吧。”
大丫目送她遠去。
雖然學堂現在還隻是她腦海中的雛形,現在其實也就是給家裡幫工的人帶孩子,但是她相信,這隻是起點,日後她還將走得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