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丫心頭堵得難受,一股無名火在胸腔裡灼燒。
她們一家人明明安分守己,勤勉度日,卻突遭橫禍。
現在對著流放數千裡的結局,還得高呼“謝主隆恩”。
這憋屈讓她恨聲脫口而出:“爹當初為什麼不反了?!”
這是她在獄中的時候就反複想的,到現在還覺得意難平。
出生入死,戰功赫赫,最後換來了什麼?
隻因為出身就被否定所有?
二丫對出身這件事,比彆人都敏感。
她代入自己,倘若她的親生爹娘犯下誅九族的大罪,牽連她,那她真的要冤死。
她覺得這不公平。
那時候,她以為,她們全家都在劫難逃。
就會忍不住恨蕭晏太老實。
——就算死,也要拉幾個墊背的才好。
現在見胡神醫放心不下爹娘,也要舉家南遷,二丫既感動又心疼,又覺得難過。
“胡咧咧什麼?”陸棄娘瞪了她一眼,“要不是活不下去,造反的有好人?”
“咱們不是活不下去了?非等到刀架到脖子上才想起反抗?”二丫不服氣。
大丫溫聲道,“有空可以多看看史書。二妹,‘造反’兩個字說起來簡單,但是牽扯甚廣。”
首先,要師出有名吧。
行,這個可以隨意編造一個。
其次,要有自己的勢力。
這個蕭晏憑借過去打下的基礎,勉強也算過關。
第三,要民心所向,這才是最重要的。
雖然底層百姓都有各自的苦,皇上仁慈也力有不及,但是總體上來說,皇上是個明君這件事,沒有太大爭議。
新換皇上,不會更好,那老百姓也沒有追隨造反的動機不是?
大丫一一分析。
二丫不服氣,“那就隻能任人宰割?”
“是,皇權之下,累累白骨。遠的不說,前朝有名的蒙西冤案,死了幾千人。蒙將軍還是天下兵馬大元帥,他反了嗎?前朝末期的明王,因為被儲君忌憚,闔府上下幾千口,一夜遭屠……”
例子不勝枚舉。
造反,從來不是戲台上那樣,換一幕就成功的。
尤其是,蕭晏從前還根本沒有動過心思。
“那下次,要是那個太子登基,若是發瘋,那我們豈不是還能死一次?”二丫情緒激動。
“我想,不會了。”大丫目光堅毅。
這一次,他們有準備了。
正如二丫所說,或許這條路走不通,但是不會再坐以待斃。
陸棄娘道:“行了行了,彆把這些大不敬的話掛在嘴邊。萬一出門不小心說出來,那就是殺身之禍。你們快幫我想想,怎麼勸老胡彆跟著去。”
她不怕吃苦,但是真的怕欠下還不起的人情。
山高路遠,瓊州那裡又不知道什麼情況,萬一連累了胡神醫怎麼辦?
“大姐——”二丫看著大丫,眼裡充滿希冀。
大丫點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