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沒想到的是,黎人對於和漢族重啟貿易這件事的熱情很高。
比陸棄娘想象中更高。
他們為了感謝江明月打開了這扇窗戶,主動幫她和文軒建了兩間房子。
沒要任何酬勞。
雖然其中應該有江明月父親出於愧疚的支持,但是這件事在黎人之中沒有被反對,他們的態度就可見一斑。
不過事情也並非一帆風順。
尚臨風的房子建好了之後,當黎人眼巴巴地期待更多的活計時,卻沒有了。
阿苔有些不理解。
“夫人,為什麼會這樣?其他人都很有錢嗎?”
好像並不是的。
到目前為止,還有好多同來的人沒有蓋房子。
更彆說,之前還有更多的底層漢人,也沒有住處。
就算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拿出蓋房子的錢物,但是也不至於蓋了兩家之後,就再沒有人有需要了吧。
陸棄娘對此倒是看得很清楚。
“初來乍到,誰不得觀望一番?”她說,“房子是想要,但是也不想一來就得罪地頭蛇。”
蕭晏敢掀桌子,是因為他有備而來。
他們還有靠山。
包括尚臨風也是。
彆看周縣令對他們這些人愛搭不理,但是對尚臨風,那是奉為上賓。
大概在這貧瘠落後的地方,周縣令覺得苦悶,也無處施展才華,就一頭紮進了詩詞的世界。
所以他狂熱地崇拜尚臨風。
這會兒幾乎天天都來找尚臨風探討,自稱“學生”。
有他在,尚臨風也算有所依仗。
其他人不行。
“那,那該怎麼辦?”阿苔有些著急。
好容易打開了局麵,就這樣僵住了?
她為江明月和文軒的處境擔心。
“咱們也不能去要求彆人,和商行對著乾。”陸棄娘道,“飯要一口一口地吃,等等。”
因為人在做重大決定的時候,很少會有人一拍腦袋就去乾。
不得讓人考慮些日子?
人和人之間,想法有差異的。
但是總有人,會權衡利弊。
比如說,那些找商行的人就蓋不起房子的人,再熬些日子,估計就熬不住了。
如果他們手頭的銀子足夠讓黎族的人幫忙起房子,那他們會來的。
“沉住氣。”陸棄娘笑道,“再說了,咱們也不能一來,就弄得驚天動地,好像要把商行挑了似的,那不好。”
一步一步來,他們又不是短時間能離開。
“這就好比養豬,從把豬崽子帶回家就盼著出圈,但是急不得,得一頓一頓地喂,慢慢地就養肥了。”
陸棄娘有自己的打算。
她打算開荒種地。
雖然種地對她來說,是非常陌生的領域。
她是“城裡人”。
最多就是在鄉下豐收的時候,去幫忙割過麥子賺工錢。
對於種地,她懂得不算多。
但是沒關係,她不行,她身邊就有行的。
陸棄娘和石頭說了自己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