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好通過建房,也可以和黎人有更多的來往。
蕭晏希望能和他們合作。
黎人對於當地的適應,還是比漢人好很多,有許多獨到的生存智慧,可以和漢人互通有無。
江明月本來聽說幫範氏蓋房子,已經喜出望外。
等聽到陸棄娘說,還要再蓋三十間的時候,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她幾乎是迫不及待地回族裡把這件事說了。
文軒身體已經大好。
他識文斷字,跟著蕭晏跑個腿兒,記個賬,雖然話少,但是沉穩可靠。
蓋房子這邊的事情,蕭晏全權交給陸棄娘盯著,沒有任何不放心。
他則帶著三丫日常騎射,打獵,時不時“湊巧”出現在官舍那邊,引起那些漢子們的注意。
陸棄娘知道後,嘲笑他“孔雀開屏”。
蕭晏可不放過她了。
他們已經很久沒好好乾活了。
蕭晏對懷孕,是有些陰影的。
但是現在隨著時間推移,加上又有了獨立的房間,那從前的“活計”,也就撿了起來。
兩個人又開始了沒羞沒臊的夜生活。
這次黎族出動了上百壯丁幫忙蓋房子,所以雖然工程量不小,但是進展非常快。
範氏隻要兩間房子,先幫她蓋好了,然後才去繼續“大工程”。
或許是因為商行那邊對於他們請黎人蓋房子,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也是因為範氏蓋了房子後也沒什麼事情,一同流放來的漢人,也紛紛找黎人蓋房子。
情況也是好起來了。
雖然語言不通,但是大家因為蓋房子時常在一起,對彼此了解加深,隔閡漸退。
小孩子就更不用說了。
三丫屁股後麵綴著幾十個小孩子,不分黎漢,天天混在一起,跟著她“衝鋒陷陣”,彆提多熱鬨。
小孩子學語言特彆快,尤其是三丫在這個方麵又有異於常人的天賦。
來了幾個月之後,她已經能聽懂絕大部分黎語,也能簡單交流。
大人們熱火朝天的起房子,孩子們就在一起,毫無隔閡地玩鬨。
也不一味就是玩。
黎族的孩子會帶著他們去摘果子。
高大的椰子樹,那些孩子蹭蹭蹭就上去了,砍一堆椰子下來。
野果到處都是。
三丫還能打獵,哪怕隻能獵到一隻野雞,用瓦罐煮了,一人分兩口湯。
黎族的孩子會趕海,烤魚的香味似乎就沒有斷過。
三丫從家裡“偷”鹽和調料,讓原本寡淡無味的烤魚變得鮮香起來。
孩子們聚在一處,吃吃喝喝,打打鬨鬨,高高興興。
用了不到兩個月的時間,房子蓋好了,蕭晏拉了五六十號人來。
陸棄娘的地裡也開始有產出了。
他們周圍,陸陸續續也住上了七八家鄰居。
一切看起來都不錯。
不過商行那邊,一直按兵不動,讓陸棄娘懸著心。
這日晚上睡覺的時候,陸棄娘還和蕭晏說,“我怎麼感覺,那些人安靜得不像話呢?你說,他們會不會憋著壞招兒?”
“那自然會。”蕭晏把毛巾絞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