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蕭晏張口就來:“瓊崖商行的人,意圖勾引倭寇,被我察覺;他們想殺人滅口,我出於自衛目的,不得不反擊。”
這樣,既打壓了瓊崖商行,又有理由建哨樓了。
一箭雙雕。
這件事之後,瓊崖商行又受到了嚴重打擊,自此一蹶不振,再也難成氣候。
三丫受了刺激,開始發狠練武。
奈何她人緣太好,許多孩子見她練,也跟著練起來。
蕭晏就成了這些孩子的“武師傅”。
到後來,很多年輕人,出於對蕭晏的仰慕,也加了進來。
慢慢的,習武已經在島上蔚然成風。
尚臨風表示痛心疾首。
年輕人,怎麼不得追求點陽春白雪?
爭著去做武夫,是什麼風氣!
於是,尚臨風開始收徒,立誌要讓瓊州出曆史上第一個舉人。
陸棄娘帶著三丫、江明月一起,在黎人和漢人之間遊走,組織大家開荒、生產,同時解決島上之前存在的各種問題。
比如,沒有乾淨的水源,喝了島上的水之後容易鬨病,那就想辦法去找乾淨的水源。
比如,黎人生病,重巫不重醫;漢人這邊倒是重醫,卻缺醫少藥,胡神醫也開始收徒。
什麼概不外傳之類的祖訓,在這裡不好用。
畢竟都是流放之地了,祖宗估計想算賬都找不到他。
二丫出海的目標,短期之內,並沒有什麼進展。
但是三載光陰過去,瓊州灣的潮汐在這片曾經貧瘠而充滿隔閡的土地上,衝刷出令人驚歎的新顏。
曾經荒草叢生、人跡罕至的灘塗與坡地,如今被整齊的田壟覆蓋。
曾經壁壘分明的黎寨與漢人村落,界限已不再森嚴。
集市成了最熱鬨的去處,不再是偷偷摸摸的交易,而是敞亮的吆喝與討價還價。
孩童們更是沒了隔閡,一群孩子嬉笑著跑過,裡麵既有漢家小子,也有黎家丫頭,他們共同的語言是蕭晏教的那套拳腳功夫的呼喝聲,或是尚臨風教的三字經、百家姓。
二丫的商棧,成了島上最具活力的地方,門前車馬絡繹不絕。
雖然遠航的夢想尚未實現,但二丫已成功打通了通往雷州、廉州乃至廣州府的幾條相對安全的短途商路。
瓊州的特產正源源不斷地運出去,換回島上急需的東西,也換回來大量的銀兩。
瓊州不再是地圖邊緣模糊的瘴癘之所,而是一塊正努力掙脫枷鎖、欣欣向榮的新土。
舊貌換新顏,一切都在變好。
這日,陸棄娘正在和婦人們在椰樹下說笑做針線,三丫騎著馬來找她。
“娘,回家,我爹讓我喊你回家。”
婦人們紛紛調侃陸棄娘。
“這是多想你。”
“快走快走,我們不敢留你。”
陸棄娘鬨了個臉紅,罵罵咧咧地道:“又不知道找不到什麼東西了,一天天的……等我回去找找。”
等她回到家的時候,蕭晏迎了上來,握住她的手,麵色凝重。
“怎麼了?”陸棄娘覺得不太對勁。
“棄娘,”蕭晏抿了抿唇,發聲有些艱難,“皇上——駕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