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努力。
陸棄娘看著他歡天喜地出去的背影,不由搖搖頭,眼中露出些許遺憾。
蕭晏從內室掀開簾子出來。
“如果是尋常人家的孩子,我倒是真的挺願意促成這門親事的。”陸棄娘對他道。
“彆想了,他不是普通人家的孩子。”
“大丫說,皇後娘娘更偏愛晉王,小小年紀就已經封王,你說以後,可不可能,讓晉王當太子?”
“如果真那樣的話,太子也就完了。”蕭晏淡淡道。
陸棄娘駭然。
“皎皎會處理好的,”蕭晏道,“走,今日咱們出門打獵去。”
熬鷹的成果,也要檢驗一下。
這幾日橫豎沒事,要在西北的土地上儘情馳騁。
再回來,不知道是什麼時候了。
太子來昌州的消息不脛而走,迅速成為許多人關注的焦點。
眾人都聽說,太子這次是為了張相而來,效仿前賢,三顧茅廬。
雖然張相住的地方,像江南園林,而非茅廬。
但是每次,太子前去拜見,陣仗都很大,陸續去了三次,也是在眾目睽睽之下,給足了張鶴遙麵子。
眾人也聽說了,太子也帶來了給蕭晏和陸棄娘的聖旨,但是隻是讓他們回京受封賞。
這比起來,就不夠看了。
一時之間,有人替蕭晏和陸棄娘鳴不平,也有人覺得,就該是這樣,否則風頭都被這一家人出了。
張鶴遙位極人臣,那是人家有本事,因為不熟悉,所以也就無所謂。
但是如果讓蕭晏位極人臣,那就有人心裡不服氣了,畢竟是曾經接觸過的人。
彆人的成功固然讓人嫉妒,但是身邊之人的成功,才是雷霆之擊。
而且之前劉儉實在太粘著三丫,被三丫嚴厲警告,讓他一定要自持身份,尤其在人前,不許“姐姐,姐姐”,更不許他和自己過分親近。
劉儉表示,姐姐的話,那才是聖旨。
於是在外麵的時候,他架子端得很足。
結果坊間就有人傳言,太子殿下對蕭家不滿,對蕭家人不假辭色。
三丫表示,如此甚好。
武將和太子走得近,那是嫌自己命長了。
但是沒想到的是,有人竟然因此就覺得有了可乘之機。
這日,劉儉例行公事一般地去了張鶴遙那裡。
離開的時候,張鶴遙出門相送,太子車駕浩浩蕩蕩地離開。
鑼鼓開道,旌旗招展,儘顯儲君威儀。
劉儉端坐於華貴的車輦之內,麵色端凝,皇家氣度儘顯。
雲庭正陪著二丫和三丫買東西,見到這場景,還開玩笑道:“皎皎調教有功,這不在外麵,還挺像個人樣嗎?”
在家裡,那就是徹頭徹尾的舔狗了。
雲庭覺得,他雖然喜歡二丫,但是他還要點臉,懂點矜持。
這位太子殿下,那真是,愛哭能哭,死皮賴臉,簡直沒眼看。
這一比,優越感不就來了嗎?
他承認自己比不過蔣玄沉穩持重,但是眼看著一個不如一個,他這個居中的,就還行吧。
二丫瞪他一眼,“怎麼,你要去把月老廟的塑像搬下來,你坐上去啊!”
傳自家的謠,真是出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