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後臉上露出些許遺憾之色。
她是真的喜歡三丫。
但是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的道理,她從來都懂得。
他們想要的更多,所以勢必要放棄一些。
皇後又問三丫,打算什麼時候回西北。
三丫說了,等二丫成親以後。
皇後還笑道:“等你二姐姐成親,本宮也想去湊湊熱鬨。”
三丫知道這話她就是隨口一說,自己也就隨便一聽。
根本當不得真。
皇後賜下豐厚的賞賜,三丫恭敬謝恩告退。
待三丫身影消失,皇後才對著內殿方向淡淡道:“出來吧,還要藏多久?”
劉儉這才訕訕地掀簾出來,“真是什麼都瞞不住母後。”
“我跟她說的話,也是想跟你說的。”皇後淡淡道。“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身為儲君,要心存敬畏之心,不可任性妄為。”
劉儉低頭:“多謝母後教誨,我,我一直都知道的。”
“既然明白,就該知道如何做。離她遠些,對你,對她,都是最好。”皇後的麵容嚴肅起來。
“兒臣會的。”劉儉笑容苦澀,“母後,兒臣並未阻攔她回西北。她很快便會離開。”
言外之意,便是他想有想法,兩個人又能相處幾日?
皇後見他受傷的模樣,心中也有些舍不得。
“儉兒,彆忘了自己身上的擔子。”
“嗯。”劉儉努力笑笑,“母後,我答應您,等她回西北之後,我就再也不想了。”
他表態,是希望皇後不要針對三丫。
他從來都猜不透自己母後的心思。
隨即,他岔開話題,說起了荷花的事情。
“從前知道民生艱難,但是如果不是親眼所見,很難感受其中的痛苦……”
他借機和皇後提起,想要帶著弟弟,晉王劉毓去感受民間疾苦。
皇後卻道:“毓兒小,有的是時間去學習和感受。但是你要幫父皇母後,處理政務了。”
“我是想著,父皇母後都正當年。”劉儉道,“我和弟弟,還可以偷懶。而且,我們這樣做,也能做父皇母後在民間的耳朵。”
“這倒是。”皇後點點頭,麵色欣慰,“難得你能體恤民生多艱,願意踏踏實實做事。既如此,你可以帶著毓兒試試,但是微服私訪可以,卻不能離開京城。”
她就這兩個兒子,不能出事。
“是,母後放心。”
三丫回家之後,陸棄娘自然緊張地問起她和皇後的對話。
三丫不厭其煩,一一複述給她聽。
若是從前,她或許會覺得母親嘮叨,但經曆生死之彆後,她格外珍惜與家人相處的點滴時光。
陸棄娘聽完,歎道:“雖聽著叫人心裡有些不舒坦,但皇後娘娘說的,也在理。”
“嗯。”三丫點頭,“易地而處,我若在娘娘那個位置,大抵也會如此。”
她要是坐在那個位置上,也不可能放手讓兒子跟著女人跑。
誰不希望自家孩子不戀愛腦,好好搞自己的事業呢?
更何況,劉儉是真有皇位要繼承。
去西北,簡直是胡鬨。
“好在你隻把他當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