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怎麼行?”想到這裡,二丫心下一沉,頓時慌亂起來。
她太了解皇後。
如果這件事是真的,又傳到皇後耳中,那後果不堪設想。
不能認。
這件事不能認。
這是二丫的第一反應。
但是她又忍不住擔心。
因為劉儉喜歡三丫,他們都知道。
如果因為這件事,劉儉那傻子,以為自己得償所願,跑去找皇後,說要對三丫負責怎麼辦?
雲庭倒是很沉著。
“灼灼,你彆慌。我對太子,還算了解。”
劉儉表麵上看起來很幼稚,但是大事上,從來沒有拉胯過。
很多人都覺得他無能,但是能走到今日,劉儉絕不是憑命好而已。
有些人,隻以為浮於表麵的精明才是精明。
殊不知,真正厲害的人,多少都是扮豬吃老虎。
“你想,太子裝病,顯然是不想把這件事鬨開的。更何況此事張揚開來,對皎皎名聲有損。我們能想到的,他自然也能。”
他們這些外人,不可能比劉儉更了解他自己的母親。
二丫自責不已:“三妹妹是因為來陪我才……我對不起她。”
“是我不好。”
兩人都覺得愧對三丫。
但是這件事說起來,陰差陽錯,誰也沒想到。
眼下最重要的不是自責,而是彌補。
“先這樣,”二丫很快就冷靜下來,“爹娘麵前,我們彆提。”
三丫既然選擇連夜逃跑,那說明她不願意承認這件事,隻當春風一度,露水姻緣。
而劉儉,不管他出於什麼心態,目前來看,也是選擇按下這件事。
“回國公府之後,把那天可能知情的人都再問一遍,若有半點不妥,立即打發出去。”
震驚過後,二丫已恢複素日的果決。
“這件事,絕不能從國公府走漏半點風聲。”
“好。”雲庭點頭,“太子那邊,我還是去試探一下口風。”
大家走得還是很近的。
現在他已經是三丫的娘家人,所以他去過問,也理直氣壯。
“皎皎那邊,你去問?還是不問?”雲庭問二丫,語氣遲疑。
二丫思忖再三,“我不問了。這件事讓她怎麼說?”
如果兩情相悅就算了,但是三丫無意於嫁人,這件事並非她所願。
“我給她寫封信,就當埋怨她不告而彆,探探口風。”
二丫其實有意這會兒去追,但是實在不好解釋。
“……我想著,等我們在廣州府忙完,去西北看看她,就說我想吃西北的羊肉了,怎麼樣?”
“好。”雲庭道,“我再讓人盯著她一些,如果有不對勁,咱們及時趕過去。”
對雲庭來說,三丫也是他的妹妹。
夫妻兩人商量好,心這才略定。
“其實太子也是喜歡和維護皎皎的。”雲庭歎了口氣。
“彆說那些。”二丫不願意聽,“我們都知道。但是如果能選,早就選了。”
首先他們不願意和皇家有太多羈絆,其次三丫的理想就是西北廣袤的天地。
年少時候的愛意誠然赤誠熱烈,但是理想不是更彌足珍貴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