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兵第三旅因為是剛剛組建的,所以也是全師上下的預備隊按照趙鐵柱的作戰規劃,日本軍隊在北平的北側和西麵基本上就沒有前進的路線了。
“我給各位好好說一說,我雖然給你們劃定了各自的戰線,但這也不是死的,各位要好好的靈活運用,如果我們眼前就有一支日本軍隊安營紮寨,隻要你手裡的裝甲力量足夠衝出去滅了他,這都是允許的事情。”
安排完了之後,趙鐵柱抓緊時間給手下的人說說,千萬彆因為防守的原因,把手下的人都給鎖在原來的陣地上,這可不是咱原來所想的。
“師座你早這麼說我們就明白了,原本還以為要在陣地上挖戰壕,好好的構建防線,我們就不能夠衝出去作戰了,如果要是這樣的話,那純粹把弟兄們給閒出鳥來了。”
聽到手下這些人的話,趙鐵柱也是哈哈大笑。起來軍隊就應該有這樣的事情才行,時刻把進攻當成自己的第一要務。
不管執行什麼樣的命令,都要想著主動出擊才行,這才是最好的防守,擊潰了對方的進攻部隊,我們還需要駐守防線嗎?收複北平不也是一句話的事兒嗎?
“浦江那邊很有可能會進行大規模的戰爭,咱們雖然沒辦法到浦江去幫忙,但咱們在北平乾他個天翻地覆,把華北方麵軍打的天天告急,我就不相信鬼子會不在乎北平的得失,到時候他們的軍隊就猶如飛蛾撲火一樣,一批又一批的被運送到華北,而我們的任務就是一批又一批的宰了他們。”
趙鐵柱說這個話的時候,一拳打在桌子上,拳頭所在的位置,正好是日本華北方麵軍司令部所在的位置,半個月之後,華北方麵軍司令部將搬往北平。
此刻的李紹義已經回到了察哈爾總部,浦江那邊很快就要燃起戰火了,趁著這個機會,李紹義也回來跟各路大員們見個麵。
“讓參謀長來機場接我,實在是受之有愧。敗軍之將何敢有如此大的場麵?”
李紹義從飛機上走下來的時候,三軍儀仗隊已經在機場站好了,這也是目前國內唯一的一個三軍儀仗隊。
當初參謀長要建立儀仗隊的時候,李紹義還表示反對,咱們主要的就是打仗不搞這些花裡胡哨的東西。
可現在看來,咱們的目光還是趕不上崔參謀長的,崔參謀長當時就說了,儀仗隊代表的是軍隊的形象,咱們三軍儀仗隊頻繁出現在各大報紙上,這就吸引了很多年輕人來參軍。
根據大數據部門的分析,至少百分之十五的人是被儀仗隊的照片給吸引來的,李紹義也沒想到會有那麼大的效果。
難怪二十一世紀的時候,我們的儀仗隊要精益求精。
“殺敵三十萬,如果要說是敗軍之將的話,那咱們國家的曆史上,到底誰才算是勝利的人呢?彆人看不清楚大帥的策略,我可是看得非常清楚……”
崔參謀長非常恭敬的敬了個軍禮,他算是了解李紹義戰略計劃的一部分少數人。
就拿華北的戰爭來說,你想一點領土不丟失,現階段是不可能的,李紹義現在把日本人給放進來,日本人占領這塊地區損失了不少人,將來想守住這塊地區也要損失不少人。
如果要是我們死守津城不退,按照目前察哈爾基地的情況,那也是能夠做到的,但是我們會把所有的機動兵力都扔在華北,日本在華北的損失,可能就隻有那三十萬人,甚至是二十萬人不到,畢竟少了進攻北平損失的這十萬人。
接下來李紹義他們撤退之後,日本軍隊想要維持在華北的統治,那還需要將近十五萬人占領這裡,這等於耗費了日本將近五十萬人。
可如果要是死守津城呢,日本軍隊會少損失十萬人,後續十五萬人也不會占領華北,等於多出來二十五萬生力軍,到時候把這二十五萬勝利軍聯合原來的軍隊全部都派往浦江的話,可想而知浦江戰場的規模有多大。
即便我們繼續派出七十萬大軍恐怕也難以抵擋日本的兵鋒。
這個賬目一般人算不明白,但崔參謀長要是算不明白的話,那就不適合當七十二軍的總參謀長了。
“究其根本原因,還是我們和日本之間的綜合國力差距太大,我原本以為我們發展的夠迅速,在津城可以跟日本決戰,但是真的打起來之後我才發現,人家的損失可以快速的補充,而我們在戰爭當中會暴露出這樣那樣的問題。”
在回去的路上,李紹義也開始跟參謀長聊起了我們暴露的問題。
首先就是關於兵源的補充問題,日本國內的常備兵力不多,但是接受過軍事訓練的青年卻不少,戰爭來臨的時候,稍微對他們加以訓練,馬上就是一支野戰兵團。
再看看我們這邊兒發展的速度的確夠快,在全世界軍隊的發展曆史上,我們也能夠先拔頭籌了,但我們的底蘊太差,後續部隊運作不足,平常如果要是一個月損失五千到一萬的軍隊,對我們來說還沒什麼,可是一個月損失了三萬多的軍隊,對於後勤的壓力就非常的大了。
這也是李紹義從華北撤退的一個原因,戰爭才剛剛開始,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裡,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如果剛開始就把我們的後勤給崩了的話,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我們如何禦敵呢?
“暴露問題是個好事兒,這一段時間我組成了一個參謀小組,有三十五名軍隊內部的基層作戰參謀,組成他們的任務就是找到我們在戰爭當中暴露出來的問題,全部登記造冊,然後運回總參謀部找專門的人進行研究,每一個問題都必須得找到答案,不能有一個擱置。”
戰場上的勝利與失敗,戰場下的總結,這都是非常重要的環節,參謀長早就已經明白了這些事兒,所以戰場下的總結變得異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