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此先例,我請以《九陽真經》換得六脈神劍。”
“此經與《九陰真經》相比,絲毫不落下風,若論內功修行,猶在九陰之上。”
“少林、武當、峨嵋,三派所修九陽功,都是源自《九陽真經》,為其中一小部分。”
“我也聽說有異族外敵,吐蕃大輪明王覬覦六脈神劍,我願為貴寺前驅,退此大敵。”
九陽雖珍貴,但林翊也不心疼。
此經十分獨特,若一心想修出上乘內功,往往進度緩慢,隻有心性極佳之人才能大成。
而且大成之後,亦有泄氣的風險漏洞。
想修到林翊這種圓滿境界,幾乎不可能……
群僧互視一陣,都十分心動,連枯榮大師都沉默下來。
林翊不僅有理有據,還誠意滿滿,如他所說,這九陽真經的價值猶在六脈神劍之上。
本因道:“師叔,林掌門遠道而來,心意至誠,咱們該如何回應,還請師叔見示。”
他這話,已有勸說枯榮的心思。
其餘三名老僧也紛紛開口。
枯榮一陣沉默,緩緩說道:“林掌門誠意至極,本不容拒絕,但六脈神劍乃段氏不傳之密……林掌門旅途辛苦,待敝寺設齋接風。”
此話便是拒絕了,林翊也無可奈何,心中歎息一聲。
如何換出六脈神劍,他早就想好,並且打磨過話術。
先拿獨孤九劍壓六脈神劍一頭,讓群僧心生不服,有意氣之爭。
然後是一燈換出一陽指的先例,再用珍貴的九陽相換,答應解決鳩摩智。
可謂是一環套一環,連本因眾群都心動不已,開口相勸。
但枯榮這老頑固油鹽不進,任你巧舌如簧,他都不為所動,讓人無計可施。
今夜已晚,當然在天龍寺留宿。
本因親自將林翊送到客房,用過齋飯,一夜無話。
第二日,林翊睡到巳時才起,便欲要拜彆本因,下山而去。
不曾想本因已在門外等候:“林掌門,枯榮大師有請。”
林翊一愣,難道事情有轉機?
不過以這些僧人的脾氣,昨晚既然拒絕了,今天就不會後悔,想來是發生什麼事了。
林翊隨著本因又來到那木屋之內。
隻見屋內有三人等候,但不是昨晚坐禪的幾名老僧。
枯榮依舊麵壁背坐。
一旁還有兩人,一人也是老僧,慈眉善目,麵色紅潤,雖蒼老但精氣神很好;
另一位不是僧人,中年男人,國字臉,濃眉大眼,相貌威武,衣著豪奢,神色間全是富貴尊榮之氣。
林翊坐下,那兩人先自我介紹。
“貧僧法號一燈……”
“大理段氏,段正明……”
林翊吃了一驚,竟然是一燈大師,和大理國如今的皇帝保定帝!
此二人相聚,定是有大事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