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彌陀佛在活出第二世之後,對於外界的關注愈發減少,幾乎都在須彌山上研究信仰之道。
不過他的天資的確不俗,在信仰之道上走得很遠,成功的利用信仰之力開辟出一方極樂世界,供給麾下的門人弟子、信徒。
在這方極樂世界中,他的門人弟子可以借助信仰之力快速提升修為。那些信徒則可以利用信仰之力長期保持精神不寐,達到精神長生的效果。
這樣的奇跡自然也被世人所知曉,對於阿彌陀佛的信奉也愈發虔誠起來,人界天地也徹底進入佛門的時代。
有人認為阿彌陀佛能夠完成他的大宏願,帶領眾生超脫,果斷加入到佛門的麾下。
也有人認為阿彌陀佛是癡心妄想,兩位成就紅塵仙的存在也不敢說帶領世人超脫,更何況是阿彌陀佛。
但不管怎麼說,加入佛門的人越來越多。而隨著無數的勢力、無數的強者加入,佛門的勢力也開始急劇膨脹起來,廟宇遍及人間的每一個角落。
須彌山上。
有一棵蒼勁古樹生長在此,它十分奇特,整棵樹宛若晶瑩剔透的碧玉,散發著瑩瑩玉光,一縷縷大道氣息從古樹下垂落,隱約間還能聽到陣陣誦經聲。
這是不死神藥菩提古樹,一株十分奇特的靈根。它具有助人悟道的奇效,能夠加快修士對於大道之上的感悟,因此也被世人稱呼為智慧樹。
不過這株仙根在世上很少露麵,除了阿彌陀佛大帝以外,之前的歲月還沒聽說過有誰能夠擁有它。
在那菩提古樹下,還有一尊僧人盤坐於此,周身有無量光明綻放,仿佛照亮了每一處微末之地,浩大的梵音轟鳴,深深地嵌入天地當中,刻入須彌山內。
唰!
阿彌陀佛半睜眼瞼,眸中閃過億萬玄奧,好似有一方浩大的淨土在他的眼中,有億萬信徒禱告。
“極樂世界開辟完成,證明我的紅塵仙路的確可行。”阿彌陀佛在心中念叨。
極樂世界,這是他能不能成就紅塵仙的關鍵,也是他對信仰之道的研究成果。
當初他在聽聞紅塵仙路的三個方向後,心中有了極大的觸動,誕生了開辟一方淨土的念頭。
極樂世界很特殊,它並非實體存在,而是完全由信仰之力構建。
在這裡,哪怕是他的那些虔誠信徒死去後,也能在此地借助信仰之力長期的活下去。
而且此地遠離喧囂,沒有世俗的欲望,使人知足、長樂,這也是阿彌陀佛稱呼它為極樂世界的緣故。
“有極樂世界在,我完全沒有必要研究蛻變之法。待到此世壽元結束,我的元神可以直接進入極樂世界中。不僅可以借助信仰之力長存於世間,還可以保持自身神誌清醒,參玄悟道。”
“在信仰之力的加持下,我境界的提升必然十分迅速,估計很快就能抵達紅塵仙境界。”
這是阿彌陀佛給自己推演的紅塵仙路,如果一切順利,他可能會是史上最快成就紅塵仙的修士,而且他認為這條路的風險遠遠低於蛻變之路。
世人皆知,不死神藥隻能幫助極道至尊活出第二世,剩下的蛻變之路則是完全靠自己逆活。
而每一次的逆活,都不啻於在生死之間遊走,隕落的風險極大。自古以來,走上蛻變之路的極道至尊不在少數,但他們大多都在路上出了大問題,隕落在種種意外之下。
阿彌陀佛自認為信仰之道的凶險沒有那麼大,隻要能夠祛除掉信仰之力的雜質,不被信徒的欲望綁架,其他的阿彌陀佛自認為沒有什麼大問題。
作為以信仰之道證道的阿彌陀佛,再加上他的修為之高,不覺得那些信徒能夠對他造成什麼威脅。
不死山內。
“不錯的想法,如果阿彌陀佛能夠一直保持神誌的清醒,的確是一條可行的路。”
泰皇目光垂落,看到了正在菩提樹下苦修的阿彌陀佛。
對於阿彌陀佛的選擇,泰皇並沒有過多乾涉。
這一世的情況不同,世間已經有明確成仙的存在,阿彌陀佛也用不著想著帶領億萬信徒衝擊仙關,在信仰之力的加持下,的確有希望走通紅塵仙路,因此泰皇他才沒有過多乾涉。
這條路是他自己選擇的道,沒有哪位極道至尊會懷疑自己的道。
泰皇雖然也可以強製讓阿彌陀佛走上蛻變之路,但意義不大,失去道心的阿彌陀佛就算走上蛻變之路,失敗的概率將大幅度提升,這是他不想看到的。
更何況信仰之道並非是一條死路,如果能夠利用好,的確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修為,仙古時代的仙僧王就是以信仰之道成就的仙王果位。
諸世之內,走信仰之道成就仙王的並不在少數。甚至有傳言,說如果有人能夠統治諸世,讓諸天道運和信仰之力齊聚一身,能夠突破至準仙帝層次。
當然,這一切的前提是阿彌陀佛他能夠防住世人欲望的侵襲,保持靈智不昧,不然總有一天會被世人的欲望反客為主,淪為一尊禍亂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