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人氣、龍氣可以通過食物鏈層層轉移,從童男童女到低級妖魔,又從低級妖魔到高級妖魔,中間並沒有浪費多少。
那麼,理所當然的,這些龍氣似乎早晚都會轉移到那個...位於食物鏈頂端的存在身上!
另一邊。
一騎絕塵的紅鱗大王,在濁河中風馳電掣,四周濃鬱的水汽、龍氣好像為它插上了翅膀,隻是一個擺尾便能衝出裡許。
很快便毫不吃力地越過了第二道越發巍峨的【懸龍門】。
頓時感覺體內的天地靈機更加充盈了數分,幾乎要從水中直接飛騰起來。
看著越來越近的第三道龍門,也是最為重要的【禹龍門】。
一則故老相傳了千餘年的《化龍經》從它的心底深處重新泛起:
“龍門山在河東界,禹鑿山斷門,闊一裡餘,濁河自中流下,兩岸不通車馬。
每初春之際,有水族逆流而上,得者便化為龍。
一歲中,登龍門者,不過七十二。初登龍門,即有雲雨隨之,天火自後燒其尾,乃化為龍矣...”
因為很久很久之前,第一條跳過龍門化龍的是一條紅鯉魚。
那紅鯉自然也成為了整個濁河水族的英雄。
水族中的老人時常都會教育自己的後輩。
你應該像那條紅鯉魚一樣,雖然出身平凡,但經過自己的努力,就一定能跳過龍門,成為一條頂天立地的真龍!
這也是紅鱗大王畢生的夢想。
第一個化龍的水族是紅鯉,自己也是濁河中最平凡的紅鯉。
既然珠玉在前,它始終堅信隻要自己努力修行,就一定可以實現自己的夢想!
懷著這樣必勝的信念,紅鱗大王克服越發強大的水壓,在仿佛比龍門山還要高的【禹龍門】麵前一躍而起。
在半空中,它的腦海中接連回想起這些年的經曆。
在小魚苗的時候躲躲藏藏,稍大一些和其他水族爭奪食物和地盤,成精之後皈依到白陽菩薩的座下....
成為“龍王爺”後在菩薩的教導下努力吃人,不分寒暑晝夜刻苦修行,梳理地脈成為【地祇】,不擇手段鯨吞所在之地的龍氣...
這一切的一切,隻為了今天這一躍!
忽然。
飛在高空中的紅鱗大王周身狂風大作,雲雨皆至,一顆赤紅的火球從天而降,正正落到了它的尾巴上。
天火燒尾,脫胎換骨!
轟隆——!
一道刺眼的霹靂閃過。
原本的鯉魚消失無蹤,取而代之的是一道身長似蛇,頭頂雙角,須髯飄飄,腹生四爪的赤紅神龍!
“我....成功了!我紅鱗大王是真正的龍王爺了!嗷吼——!”
它沒有重新落下,而是努力飛騰繼續向上,眨眼之間便衝破重重雨雲,看到了雲層之上金色的太陽。
頓時感覺,這些年一切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然後...
它忽然感覺身體一沉,重新墜下雲端,身不由己地掉進了一口雲霧繚繞的廣闊“天池”中。
正當它不明所以的時候,忽然看到這“天池”邊現出一尊金身高達十丈,通體好似黃玉,隻有一隻獨眼的莊嚴身影。
一身佛光照耀十裡,讓人忍不住便頂禮膜拜。
紅鱗大王連忙拜倒在地,雙爪合十道:
“竟是白陽菩薩當麵!
菩薩在上,請為小畜指點迷津,小畜明明已經化龍,為何方才忽然感覺身體沉重,難以自如飛騰啊?”
那白陽菩薩轉動著手中一串由三十五顆【清濁寶珠】組成的手串,緩緩抬起眼皮瞥了它一眼:
“佛老慈悲!原來是紅鱗啊。
你雖然已經化龍,但一身凡骨、凡肉、凡筋未曾蛻儘,距離翱翔九天的神龍還差了幾分火候。
也罷,你我既然有緣,我便替你削儘這身凡軀吧。”
“多謝菩薩!”
紅鱗大王大喜過望,剛剛拜謝,便被一道溫暖的佛光籠罩。
這條被“詭迷心竅”,滿臉都是輕鬆、迷醉之色的真龍,卻是沒有看到。
那白陽菩薩麵容和藹地從身後抄起一柄...雪亮的廚刀,然後猛地削在了自己的身上。
龍皮、龍肉、龍肝、龍膽、龍筋...被分門彆類,各自裝進一隻巨大的盤子裡。
順手還改了個花刀,撒上了提前準備好的各色醃料。
一條龍鞭更是被珍而重之地單獨存放。
最後,“噗通”一聲。
紅鱗大王隻剩一顆頭顱的雪白骨架,落入那一口雲霧繚繞的天池(海味山珍錦盤局),還在其中暢快地遊動。
好似傳說中的一種料理——骨泳。
而龍骨的精華,也在它不停的遊動間慢慢被釋放到了大鍋裡。
正是一鍋舉世難尋的上佳湯底。
手持尖刀的白陽菩薩,輕輕擦拭了一把嘴角的口水,強自按捺住口中幾乎像瀑布一般留下的津液:
“貧僧不過扯下一個彌天大謊,畫了一個潑天大餅,便讓上千年以來無數水族前赴後繼,隻為能成為一口合格的鍋中食。
再等等,再等等,這才隻來了一條,又哪能吃得過癮?
貧僧若是吃得不儘興,又哪裡能對得起他們數十年如一日的辛苦修行?善哉!善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