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因縣、府、州各級城皇廟本就是「龍氣法禁」的陣局節點。
就連王朝的氣運金龍都一朝潰散。
除了早早找好下家的東昌府、武定府,其他城皇廟和坐鎮其中的城皇、陰官,自然也不可能有什麼好果子吃。
甚至因為許多城皇廟中供奉的人物,都是上一個王朝的忠臣良將。
即便他們大多早已經成了隻會機械行動的泥胎木塑,在亂世之中也並不會偏袒哪一方。
但劫氣之下,也很有可能會迎來人為清算。
行動之前,聶人熊就有了一定的心理預期。
可奇怪的是,這次已經遇害的兩家城皇廟外表毫無損傷,所有【陰官】卻全都魂飛魄散。
讓他們確認一定是有修行者出手暗害了他們。
在破廟中修整少傾,聶人熊看著兩位判官,麵色凝重道:
「我們蒙受閻羅老爺大恩,得傳【黑律判官法】免於被龍氣侵蝕,變成失去自我的泥胎木塑。
如今老爺突破【地粹】境,又替我們用【陰德】換來【天道垂青】助益道功。
試問世間又有幾人能有幸在如此康慨的主君麾下效力?
若非老爺垂憐,這可是我們幾世都修不來的福分。」
「如今情況不明,就連在自身法域中能發揮出紅敕絕頂戰力的縣城皇都一個個死得不明不白。
這暗地裡的敵手八成有著黃篆之上的道業。
今夜我們去府城皇廟中探查,必定危機重重。
但養兵千日用兵一時,今日到了我等用命的時候了。」
對聶人熊所言深以為然的李文忠和張明達肅然抱拳:
「敢不承命效死?」
過去他們這些判官所得的【陰德】分配,都會遵照陰司中那些【陰官】的定例,與王遠二八分成。
這是《小生死簿》的限製,即使王遠這個「簿主」都不能改變。
但是當王遠成功晉升【地粹境】,將《小生死簿》轉化為自己的【本命法寶】之後。
立刻對它有了更強的掌控力。
雖然二八的比例沒有變。
卻會讓《小生死》將陰官們貢獻的那八成【陰德】,自動轉化為【天道垂青】再返還給他們。
隻要懲惡揚善不斷積累【陰德】,就可以讓陰官的修行速度一路突飛猛進。
甚至有了幾分打怪的既視感。
這可是隻有王老爺這位可以直接給天道大老打小報告的「過河卒」,才能享受到的貴賓待遇。
除了那些【屍解仙】之外,連一眾九兵仙官都享受不到。
雖然同為王老爺的下屬,但人和人之間明顯也分三
六九等。
實則這正是他的體製之道。
修行【天部道法·地闕金書】,便是要修成一座「地闕」,統領無數陰官鬼神,將自己的元神供奉成一尊仙真神聖。
坐金闕,神拜我!
因此修行這一門道法,便需要召集無數陰兵、陰官、陰將重重拱衛在側,將自己高高舉上至高之位。
這個龐大體製中的每一位成員,實則都可以被視作王遠實力的一部分。
術士階段需要【地靈之炁·官氣】,法師階段的修行需要【將帥氣】,真人階段修行需要【王候氣】。
這些組成體製的陰官、鬼將,不僅事關【地靈之炁】的獲取。
在幫助王遠跨越黃篆和青篆界限,成就【內景】自成天地之時,更是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無論是數量還是境界都有著最低的要求。
他從入道開始就已經在提前準備。
不然等到成就【神變】境之後再臨時抱佛腳,就實在有些太晚了。
當然,王老爺之所以大方起來的一個重要因素,也是因為如今他已經有了更多全新的「眾籌」對象。
做好戰前動員,三位判官正要起身殺進不遠處的郯山城。
忽然聽到廟外大隊人馬追逃的聲音傳來。
有人悲呼:
「你們平日錦衣玉食,穿著官衣、官靴,還有享不儘的榮華富貴。
自然可以大言不慚地說自己忠於朝廷,對皇帝又是如何忠心不二。
因為你沒有餓過肚子,沒有受過凍,沒有被人一腳踩在泥裡!
我若是你們,給我戴上官帽,穿上官服,我比你們還要赤膽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