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市凱!對不起中華民國!”
振聾發聵的聲音,並非無的放矢之物。
這樣一輪振聾發聵的聲音聲浪是真的足夠大的。
大的前提是建立在,通過‘湘江三友’的視角見到的事物——貧窮,饑餓,在封建的統治下,人民,群眾,所遭遇到的事情和不公。
辛亥在這封建黑暗的時代打開了一扇門窗,而湘江三友們。
而主角們,也在這黑暗的一扇門窗裡,看到了光明才醒悟自己身後到底有多少黑暗和沉淪。
讀書,教育,楊昌濟總是將‘讀書,教書,育人,救國’掛在嘴邊。
這裡,這些話,都成了具體。
而主角們,也做出了回饋。
袁市凱壽辰,和他的狗腿子總督,在這湖南師範想要寫著親日文章,去寫讚頌新帝登基的事情。
他對不起國家,對不起,那些為了推翻封建的先烈們。
去給這黑暗的時代,打開一扇窗的人們.
所以,湖南師範的學生們他們就沒有去助紂為虐,而是用學生的方式。
將自己的‘親日文章’寫出來,在袁市凱的生日上大肆發放——哦,原來已經被調換了,被調換成了梁棲超的禁書。
讓湯總督,讓袁市凱丟了一個大臉子。
絕對的.丟了一個大臉啊!
鏡頭裡,學生們熱血的聲音,麵對旁側軍閥士兵的槍械指著,絲毫沒有任何畏懼的回應
他們應該畏懼的,因為槍就是真實存在的東西,是上膛了的,是有子彈的,是能夠開槍射死人的東西。
而這些湖南師範的學生們。
主角,蔡森,蕭子生,他們作為帶頭的人,絲毫沒有任何畏懼,首當其衝
此時,
在李軒宿舍內的觀影學生們,此時就隻有一個想法。
那就是,他們太帥了。
他們反抗權貴,反抗袁市凱的樣子。
比偶像劇裡‘艾利斯頓商學院’的‘四大公子’們。
都帥到不知道哪裡去了
偶像是一種感覺。
帥是一種味道。
偶像劇拍攝出身的蔡玉隴,就深刻的認識到這一點,此時她就正在北平,和劉莉莉一起看劇。
其實她是很喜歡偶像劇的——如果不喜歡偶像劇的話,也拍不出那種偶像劇的感覺來。
因為熱愛,所以能拍出這樣的作品,沒毛病.也遵循著偶像劇劇情的固有道理和邏輯。
平凡的女孩,帥氣多金且全能的帥哥們.而且那些帥哥還全部隻愛這個女孩。
這就是‘偶像劇’‘青春片’的受眾畫像,最需求的核心點。
這個核心點很簡單,代入平凡的女孩,然後被這些個完美的男生所愛。
之所以蔡玉隴不太看好《恰同學少年》的原因就還有這個,那就是這部作品其實並沒有拍出被愛的感覺來,也沒有一個土豬女主角,這和偶像青春的受眾就不是很搭.
就算,在看完這部劇之後,一次一次的給她弄了點意外出來.
從一開始讀書的主線讓她微微的感到意外.甚至覺得,有些怪異的感覺罷。
她還是第一次看到有人在青春片裡讀書的.這種怪異的感覺就始終縈繞在她的心頭,因為和她迄今為止所看過的青春片偶像劇都不一樣。
這是‘正確’嗎?
她隻知道,偶像劇需要凸顯男主團們的‘英俊’‘帥氣’‘高大’‘完美’等特質。
而《恰同學少年》的主角團們,反而是去向著平凡的方向塑造.而英俊帥氣是這些演員自帶的,就算不用過多的妝容去著墨,主角團三人的演員都是很英俊的,這一點倒是無話可說。
北電的學生們,一個個的,倒是真的能用‘天生麗質’來形容他們的帥氣了,而且各有各的帥。
朱亞汶更陽剛,羅錦更加的儒雅李軒。
好吧,直到現在,蔡玉隴還看不出李軒是什麼類型的帥哥。
他好像,能夠根據角色的需要去改變自己作為演員的類型.具體是什麼樣的帥哥,好像也沒有一個具體的形容詞能給他作個畫像。
真的就像一團謎團一樣。
而他作為導演也並非是讓人很意外。
他理解劇本和角色的才能,本身就有著導演方麵的天賦,隻是有天賦和作出成品,又是另一回事。
強如京圈的葉晶,加上王朔的原作都能翻車.作為導演,還有一個很核心的特質,一個就算有背景,也需要的特質——那就是‘審美’。
這一點不是那麼容易後天培養的東西
李軒這種東西有嗎?
一個泥腿子,沒有受過‘高等審美’熏陶的人。
他會有嗎?
有。
很他媽的有。
《恰同學少年》裡,當他們振臂高呼。
‘袁市凱對不起中華民國’的時候。
那種帥氣的感覺。
更勝偶像劇裡的那些總裁男主。
‘高大’的快要上天了。
本來,《微笑Pasta》就屬於自己在台島的朋友出品的作品,蔡玉隴其實還是蠻看好這部作品。
參演的全都是一線的偶像,成熟的團隊,男主角團從相貌到氣質都無可挑剔。
還有當代的甜心教主王心靈作為女主角,就是為收視率和質量保駕護航.
現在的蔡玉隴突然有一種奇怪的感覺。
“你說.”
“嗯?”
“李軒他會不會成為‘偶像劇’領域的罪人。”
劉莉莉在旁邊沉默片刻後。
“有可能。”
因為就在剛剛,蔡玉隴就突然覺得,現在的偶像劇好無聊。
有一種索然無味的感覺,那些男主角,用各種詞綴迭加的高大上男性,他們好像都沒有眼前《恰同學少年》塑造的偶像。
他們用最純粹的‘勇氣’去組構成了這樣高大的角色。
你說李軒這一波要是讓業內審美升級了。
那就真的是.罪大惡極了啊。
一直以來,偶像劇和青春劇,還是更多的塑造出一種.值得憧憬的對象。
總裁,董事,富二代。
這些標簽就構成了青春片男角色的底色,他們大多都擁有這樣的特質沒有太多的例外之處。
這一聲呐喊.
就連徐翔都不由得倒吸了一口。
一個字。
好!
這也太好了!
那一股精氣神直接就衝出來了。
在中戲的校長辦公室裡,旁邊的劉天馳也呢喃道。
反抗軍閥的‘勇氣’又不缺少隱藏身份的‘智慧",主角在破壞了親日文章和袁市凱的登基大典的時候,也沒傻乎乎的留在學校。
而是選擇了隱藏遁走。
湯總督的人去追查,卻怎麼都找不到主角團幾個將禁書丟到登基大典的人。
從學校,班級,甚至軍閥的手下都在回護。
當然,劇情不可能那麼順利,總是會有‘背叛群眾’的人出現。
就像蕭子生,主角,甚至這裡的大部分讀的起書的學生,他們都是本身階級的‘背叛者’.
所以出了一個背叛群眾的人也正常
學生自治,學生們校內的爭鬥,就像縮影一樣。
而在這裡,主角和蔡森,就注意到了‘農民’.
似乎就將更多的筆墨,丟到了這上麵來。
“這個李軒的才華就真是強悍,我就越來越佩服他,這一次真的撿到寶了呀,王鳳升那家夥,碌碌無為了一輩子,居然在臨近退休的時候出了這麼個學生。”
徐翔是真的嫉妒了。
如果自己遇到這個劇本的話。
也許真的會動心。
傾儘全力去支持他拍攝呢。
但最後徐翔搖了搖頭。
不的,自己不會的。
隻要自己還是那個計較輸贏和利益的徐翔。
就不會做這種衝動的事情。
隻有王鳳升會做的。
也隻有他,才有資格享受這樣如今的榮譽。
享受李軒這部作品帶給他的回報。
目前來看,播出到這裡,就已經可以基本確定王鳳升的名聲保住了,而且還是安全落地的那種.他最後能憑借這部劇收獲到什麼地步,那就另說了.
得看李軒這部作品最後會落地到什麼樣的級彆。
目前來看就絕不僅僅是合格那麼簡單。
看市場反饋的話。
持續收視率4.5,還在爬升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