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一整天都心神不寧。
從昨天首映結束,她就沒敢上網,也沒敢多問女兒。
她太了解這個圈子了。
一部文藝片,還是這種苦到骨子裡的題材,跟兩部京圈力捧的大作同期上映,其實還是有些顯而易見的。
更何況,主演是她的女兒。
一個剛剛因為《功夫之王》被全網嘲諷演技的“花瓶”。
她幾乎能想象到網上會是怎樣一番腥風血雨.
那些刻薄的影評人,會怎樣把《隱入塵煙》和《鬥牛》、《立春》放在一起,然後用最尖酸的詞彙來剖析她女兒的“不自量力”。
嗯,京圈的那些‘老前輩’就是這麼作的,什麼蔣文麗VS劉亦妃什麼的。
她甚至已經做好了心理準備,準備迎接新一輪的輿論風暴,準備去安慰失落的女兒。
可女兒從昨晚回來,情緒卻很平靜,甚至……有些輕鬆。
這讓劉莉莉心裡更加沒底.
終於,她還是沒忍住,拿起了旁邊的平板電腦,手指在屏幕上懸了半天,才顫抖著點開了一個瀏覽器圖標。
豆瓣。
她深吸一口氣,像是要上刑場。
當《隱入塵煙》的頁麵加載出來時,劉莉莉的呼吸停滯了。
屏幕上那個加粗的數字,像一記重拳,狠狠砸在她的太陽穴上。
9.1。
她第一反應是自己眼花了,或者是網站出了故障。
她關掉頁麵,重新搜索,再點進去。
還是那個數字,鮮紅,刺眼。
9.1分。
劉莉莉的腦子嗡的一聲,一片空白。
刷的。
一定是刷的。
她太懂這裡的門道了,為了開分好看,片方花錢刷分是常規操作。
可……這也刷得太離譜了。
9.1分是什麼概念?
有多少文藝片。
是這個分數?
《活著》?
一部再版的《活著》超過《活著》?
這聽起來有點不大可能吧。
劉莉莉的手指不受控製地點開了評論區。
她已經準備好迎接滿屏的“一星差評”、“水軍滾粗”。
然而,屏幕上滾動的文字,卻讓她徹底愣住了。
沒有謾罵。
沒有質疑。
放眼望去,是一片被震撼後的失語,和壓抑不住的情感宣泄。
【看完說不出話,後勁太大了,現在坐在回家的地鐵上,眼淚還止不住。】
【這不是電影,這是生活本身。感謝李軒,感謝餘樺,讓我們看到了土地真正的樣子。】
【年度最佳預定!誰讚成,誰反對?】
劉莉莉的心跳開始加速。
她快速滑動屏幕,手指因為用力而有些發白,她急切地尋找著,尋找著那個她最關心的名字。
然後,她看到了。
【我今天就是來給劉亦妃道歉的!對不起!我為我之前在《功夫之王》下麵罵你的話道歉!你不是花瓶,你是個真正的演員!】
【曹貴英活了!她不是劉亦妃演的,她就是曹貴英!那個自卑、怯懦,但骨子裡善良又堅韌的女人,被她演活了!】
【誰再說劉亦妃沒演技我跟誰急!就問一句,她蜷在牆角不敢抬頭那個樣子,你看得到一點“神仙姐姐”的影子嗎?她尿失禁後那種羞恥又無助的表情,你看得到一點偶像包袱嗎?】
【最絕的是她看著燈泡亮起來的那個笑,從驚奇到不敢相信,再到發自內心的喜悅,層次感絕了!我一個路人,徹底被圈粉了!】
【所以,《功夫之王》到底是誰的鍋?現在看來,不言而喻了吧?就像李導演說的一樣——就是好萊塢導演的鍋,不是我們妃妃不行,而是好萊塢導演不行!】
一條,兩條,十條,一百條……
成百上千條評論,都在討論她女兒的演技。
那些曾經刺痛她雙眼的詞彙,“麵癱”、“木頭”、“美麗廢物”,如今都成了這些評論用來反駁的論據。
劉莉莉看著看著,有些恍惚了。
她想起了女兒拍戲時,從大西北寄回來的照片。
整個人曬得又黑又乾,嘴唇起皮,手上滿是泥垢,穿著不合身的舊衣服,蹲在田埂上,咧著嘴笑。
當時她心疼得直掉眼淚,甚至懷疑讓女兒接這部戲到底是不是個正確的決定。
她也曾懷疑過。
懷疑李軒是不是在畫大餅,懷疑自己的女兒,到底能不能撐起這樣一個與她自身形象反差巨大的角色。
現在,她明白了。
那些苦,沒有白吃。
李軒沒有騙人。
他真的把她的女兒,變成了一個演員。
一個被觀眾認可的,真正的演員.
李軒做到了啊!
就在這時,那邊的電話打了進來,聲音因為激動而變了調。
“莉莉姐!你看了嗎?你看了嗎!”
“看了,我看到了……”
“不不不!不是評分!是票房!首日票房出來了!”紅星塢那邊的人打電話來說:“你快去看啊!瘋了!徹底瘋了!”
劉莉莉心裡咯噔一下。
票房?
這種電影,能有什麼票房?口碑再好,有個三五百萬的首日票房,能最終收回成本,就已經燒高香了,文藝片就是衝著拿獎去的
能在拿獎這件事上取得效果,那就是好的文藝片。
所以京圈內才那麼應激——比起《南方照相館》這種敏感現實題材的。
《隱入塵煙》貌似就更有優勢。
她懷著一絲忐忑,打開了票房記錄的報告
當看清《隱入塵煙》後麵跟著的那一串數字時,劉莉莉就倒吸一口涼氣。
首日票房:1580萬。
一千五百八十萬。
劉莉莉就盯著屏幕上郵來的票房報告!
她死死地盯著那個數字。
這怎麼可能?
一部傷痕文學題材的電影,主演還是一個被貼上“票房毒藥”標簽的女演員。
首日票房,乾掉了一眾商業片,直接衝到了一千五百萬以上?
文藝片.
“李軒.”
讓劉莉莉都很是.有一種震撼的感覺。
無論是女兒的演技輿論——
其實就算一開始,劉莉莉發現自己,下意識的覺得。
如果按照她在《功夫之王》裡的表現,李軒撤去檔期是很合理的。
但這件事就沒有發生。
李軒。
他就比自己,更去信任劉亦妃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