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會議廳內。
新聞發布會已經準時開始。
祁同偉和沈傳福,還有高明飛他們幾個坐在前排。
中間是受邀請來的,一些科技企業的代表。
兩邊則是各路媒體記者,當然都是以官媒為主。
而陳卉玉,則坐在最後邊。
雖然經過安檢,一般電子設備都是帶不進來的。
但是作為資深特工,這點兒難不倒她。
她手裡的那個黑色墨鏡,就帶有一個微型攝像頭。
不過她來的目的,不是為了拍攝新聞發布會。
能公布出來的信息,肯定都是不涉及機密的。
就算拍下來,作用也不大。
她來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會場角落裡,那台閃著信號燈。
看起來不是太起眼的黑色箱子。
陳卉玉知道,這台設備應該就是國安部門,最新的信號屏蔽設備。
她將墨鏡,對準了那台黑色的箱子。
……
新聞發布會正式開始。
首先自然是董事長李千達講話。
接著,是由沈傳福代表官方,也進行了講話。
雖然祁同偉也來了。
但是這種場合,他不太適合公開講話。
不過這都不是重點。
重點是由研究院的於誌飛博士,對四代芯片技術進行介紹。
這也是媒體和到場的人,最關注的地方。
於誌飛站在台上。
身後的大屏幕上,播放的是準備好的課件。
於誌飛手持話筒,向所有人介紹了高達集團第四代芯片技術的優勢。
以及是如何突破的第四代芯片技術。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講到了正是由於晶圓製造技術的突破。
才讓第四代芯片技術,取得了突破。
簡單介紹完畢之後。
下邊就是媒體的提問環節。
有記者站起來說道:
“您好於博士,我是《漢東日報》的記者。”
“您能不能詳細說說,第四代芯片技術相對於第三代,有什麼特彆的優勢。”
“好的,感謝這位記者提問。”
於誌飛點了下頭,接著回答道:
“我們得第四代芯片技術,在第三代芯片的基礎上,體積縮小30%的同時,算力提高70%以上,而能耗卻降低50%。”
“而且第四代芯片技術,從140納米到3納米都有,涵蓋範圍非常廣,可以應用在各行各業。”
“毫不誇張的說,是芯片產業的一次技術革命。”
這位記者聽完之後,接著問道:
“那於博士,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會有什麼影響呢?”
於誌飛笑著回應道:
“最直接的影響,就是比如我們用的電子產品。”
“可能性能更加強悍了,但是能耗卻低了。”
“隨著科技的發展,芯片應用的地方越來越多。”
“這個影響是方方麵麵的。”
“好的於博士,感謝您的解答。”
記者回應之後,便坐下了。
這時,又有一位記者站起來道:
“您好於博士,我是《科技報》的記者,我也有問題想請教您。”
“這位記者朋友,請講。”於誌飛笑著說道:
記者那些話筒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