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趙桓的令下,武將們氣得憤憤不已。
你踏馬!!
剛上位時,還說要打,得打出華夏男兒氣勢。
然後金軍在去年入侵中原多次,結果你慫了,說求和,彆打了。
之後金軍離開中原之後,你又覺得自己行了,又開始決定要打。
有時候,武將們很想抱緊。
你老爹不打,一天到晚弄那些破畫。
到了你這,結果還是不打?
若不打,乾脆彆要武將算了,全部裁撤!
之前太原王稟守將沒收到求和的消息,導致那邊出了大事,讓無數百姓寒了心。
結果現在竟依舊是不打?
大宋那麼多農民造F,全都是你們昏庸,你特麼心裡難道沒個B數的麼?
老中青武將們頓感人生很累,想破罵皇帝;但又無可奈何。
看到這些心聲,江哲麵容難堪,“看得出武將們血性還是很足的,可偏偏攤上這皇帝。。”
而文臣們則是鬆了口氣。
隻要不打,那麼日子還是可以過得很好的!
一旦金軍下東京,到時候屁股下的位置都還沒坐熱,錢還沒賺夠;這當然不能打啊!
看到這些彈幕,江哲抑製不住地笑了。
“武將這邊非常合理;得打;要勝丈才能重新豎立信心。”
“文臣這邊主和派。”
“有人自私到為了穩住屁股下的那位置。”
“有人分析利弊,打不過,先發展;很合理。”
“但再合理,也得先解決三冗問題,其實三冗問題一樣沒解決,貪汙腐敗也一直存在。”
“所以北宋就陷入了一個自證難題——想變強,先發展;先發展得要錢,錢都去哪了;被三冗問題耗了大部分財政。”
“而且文臣權利太大;皇帝地位不穩,權利不行。”
“說白了,皇帝不行。”
感慨良多,江哲搖了搖頭,深呼一口氣。
“這局麵,換我來,也得破而後立。”
畫麵內。
趙桓又說:“打不打這事,無語再議。”
“2日前,壽縣出名一名名叫江離的年輕人。”
“他的爭議很大。”
“具體事情是這樣的...”
他將從皇城司秘報的奏折說了個詳細。
聽聞後,不少文臣武將都憤憤不平,覺得暢快。
在這點上,倒還算團結,拐賣人口一直都是重罪;哪怕再貪再權,麵對基本重大犯罪案得陣線一列。
張叔夜開口:“官家,臣建議,我大宋出現如此英雄;專殺罪惡之人,古代俠之大客;得重賞,重封。”
李綱與種師道紛紛斬出。
“臣附議。”
“壽縣縣尉,誰都可以做;但不是誰都能為正義屠村的。”
武將們目光灼灼。
沒想到在此時的大宋竟還有鐵血之人。
殺了幾十個做壞事的雜魚算什麼,關鍵是這等英雄值得被詔安。
趙桓輕輕點頭,看向文臣那邊,“愛卿們所為呢?”
李邦彥卻說:“雖江離此事暢快;但他觸犯了大宋之律,罪是罪;功是功;不如此消彼長,該罰也該賞。”
話落,武將們全都一臉憤怒地看向李邦彥。
“你什麼意思?”
“什麼此消彼長,你見過我大宋出少年英雄嗎?”
“1人斬殺二十多名官兵,毫發無傷從江家村;而且之後他在趙家村,明明可以短時間內屠村,清理掉販賣人口組織;可人家卻偏偏采取了最慢的方式;挨家挨戶敲門。”
“沒錯,人家禮信義遠比你們這些人強得多。”
很快,文臣武將們便為不一的意見而爭吵了起來。
趙桓聽得頭都大了。
“好了好了,各位愛卿。”
“此事就算了,聽李宰相的些許意見。”
“我們折中一步,不獎也不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