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師利用身法,獨自一人潛入興慶府。”
“成功遇見了西夏的皇帝李乾順,在給出了【兩個製度】過後,西夏朝堂上當場戰役全無。”
聽到這,人群中有大媽詢問:“什麼是兩個製度?”
書生開口回應:“兩個製度具體是這樣的...”
“...”
經過書生的一番解釋後,全場頓時倒吸一口涼氣。
雖然百姓們難以聽懂兩個製度,隻知道——西夏的戰略目標變了,從此不再是中原,而是外陸。
有百姓好奇地問:“哪位能解釋下,我還是不太懂?”
百姓們紛紛左看右看,最終目光定在幾位身上有官氣的中老年人。
他們自然退休的官員,當在聽到兩個製度後紛紛眼中有光。
“哈哈哈,不愧是將師,文武雙全真沒說錯!”
“具體的是:這等製度,以華夏祖源為切入,承認了西夏的華夏兒郎身份,炎黃子孫身份;一旦有該身份,大家就不想打仗了;打來打去,死的都是自家兒郎;與其便宜外族,不如合擊外族——也就是擁有共同的目標;發展各自的國家;避免未來大宋與大夏出現昏君;誰敢昏,那就出手把昏君擼下來。”
“完全可以說是——【國與國的製衡之策】,在大方向目標一致,在小方向上互不乾預。”
聽到這般解釋,百姓們紛紛倒吸口涼氣。
但發現人太多,吸的氣有些汗臭味便捂住了鼻子。
“不愧是江離將師,果然智覺無雙!”
“我本以為這場仗要打個幾年,沒想到才二十多天;一個製度瞬間瓦解了敵對之心。”
“我要給將師立碑!”
“...”
一波解說之下,百姓們再度振奮不已。
而那五名金軍探子臉色卻嚴肅成冰。
這一刻,他們才知曉——江離是真的完成了史無前例的壯舉。
這製度一出,西夏與弱宋在未來怎麼可能打得起來?
明明之前西夏對金國稱臣,結果弱宋的將師一出馬,將那所謂的稱臣當場湮滅。
驀然!
有個金軍探子佯裝舉手提議:“不過有個問題:這樣一來,西夏與大宋共同一心後,確實避免了未來許多年的戰爭;大家處於互不乾涉雙方正治的狀態。”
“那麼接下來,金國肯定會知曉的。”
“一旦他們知曉,肯定會出兵西夏的。”
“屆時我大宋是否要支援西夏呢?”
前方的退休老官員回過頭點了點頭,“確實有這個問題,若要解決,似乎不太好解決。”
這個問題,也是百姓們好奇的問題,於是紛紛看向前方的書生。
那書生驀地一笑:“這個問題,將師有解決方案,自然是...”
瞬間,激起了人群中官員,百姓們的好奇。
“在金國出兵之前滅了金國!”
此話一出,頓時惹得全場眾人冷氣直吸。
每個人眼中都充滿了震撼,不可思議,難以置信。
滅了金國?
怎麼滅,什麼時候滅?
雖然百姓們好奇,但布告上卻無任何後續。
布告上也沒公布將師如何回城。
於是百姓們在討論了片刻後便散去——奔走相告,不到短短半天,整個汴京城下到百姓,上到權貴——全城人儘皆知。
多家酒館、肉攤、菜攤等攤主激動得降價處理,甚至半買半送,慶祝西夏歸附的消息。
同時,城池內很快被引燃了煙火。
儘管是白天,汴京城上空卻轟響不絕。
江哲看得出,這江離老祖第一次打仗,而且是全勝的仗對於百姓們來說多麼鼓舞士氣!
不久後,酒館的客房內。
那五名金軍探子眉頭緊蹙,臉上的神情有些不自在。
“狂妄,自大。”
“真以為我大金國好滅的?”
“既然弱宋自以為出個將師就能揚言滅我金國;是時候回我大金了。”
當五名探子走一起離開汴京城後,卻沒有被城門小兵刻意刁難。
他們在早些時候就接到了命令:【若身份可疑者,放行即可。】
目送那五人身上有著些許殺氣的一隊小兵開口討論:
“那些人身上有人命。”
“是西夏探子,還是蒙古部落的?”
“蒙古不成氣候,應該是金軍的探子。”
“管它呢,反正將師出馬,一個頂倆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