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依然是坐姿隨意,目光炙熱的掃過三人:
“時機:不是現在。
瞄準港交所新規落地後的第一個窗口期,即2018年第四季度,最遲不晚於2019年第一季度初。
我們還有710個月的寶貴時間。”
“為什麼是港股?”他自問自答,條理清晰得令人心悸,
“第一,同股不同權(WVR)架構。
這是核心命脈。
確保創始團隊及核心戰略股東(鵝廠)在上市後,即使麵對公眾股東的壓力和潛在的野蠻人敲門,依然對公司戰略方向、研發投入、長線產品布局擁有絕對掌控力。
A股,沒有這個選項。”
“第二,地緣與投資者偏好。
港股背靠內地,國際資本雲集,對內地新經濟企業、尤其是擁有現象級產品和高增長潛力的遊戲公司理解更深,估值邏輯更友好。
相比美股,文化隔閡與地緣政治風險更低。”
“第三,流動性充裕。
作為亞洲金融中心,彙聚全球資本,足以支撐靈境未來可能的再融資和並購需求。”
“至於路徑:”陳默的指尖在桌麵上虛劃出清晰的路線圖。
“第一步:立即啟動WVR架構重組。法律、財務團隊即刻進場,在4月新規生效前完成所有境內VIE架構搭建及投票權差異化設計,確保控製權萬無一失。”
“第二步:PreIPO輪融資。就在近期,3個月內完成。”
代海濤聽到這裡,忍不住插話,但語氣已從激烈反對變成了探究:“默子,既然目標是明年上市,我們現在又不缺錢,為什麼還要融這一輪?”
徐振宇和任晨淩也露出探詢之色。
“戰略卡位與價值錨定。”陳默言簡意賅,“這一輪,不是為了錢,是為了人、勢、和更高的定價權。”
“引入12家頂級全球長線基金作為基石投資者(COrnerStOneInveStOrS)。
他們的背書,能極大增強國際資本市場對靈境長期價值的信心,為IPO定價奠定堅實基礎。同時,”
他看向任晨淩,“鵝廠作為現有戰投,是否考慮在這一輪適度增持?釋放更強烈的綁定信號。”
“更重要的是,利用此輪估值,建立具有行業標杆意義的薪酬包(現金+高價值期權),對全球頂尖的遊戲開發、引擎技術、美術設計人才形成虹吸效應。
在《星淵》和《蛋仔》衝刺的關鍵階段,把最硬的骨頭啃下來。
這筆‘人才戰爭’的軍費,現在就要備足。”
他最後一句,直指徐振宇此前關於人才的痛點。
徐振宇眼中精光爆閃,迫不及待地問:“估值?這一輪我們定多少?”
這直接關係到他能撬動多少頂級資源。
陳默沒有立刻回答,而是轉向財務總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