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雨晴可不是普通的秘書。
她能從華興無數個四、五級部門秘書中的其中之一,走到二級部門秘書,再做到陳默的專職秘書,三年實現三連跳,陳默寧願承擔“被說閒話”的風險都要用的女秘書。
能是一個簡單人?他羅俊涵反正不信。
林雨晴更是陳默西南交大的師妹,年紀輕輕,已深得陳默信任,把守著他最核心的日程和信息關口。
她位置特殊,對集團IT內部乃至整個華興高層的動態,掌握的信息量可能遠超許多二級部門領導。
彆說他羅俊涵一個三級部門部長,就是那些21、22級的二級部門大佬們,見了林雨晴,哪個不是客客氣氣,笑容裡都帶著三分謹慎?
貿然試探,不僅得不到答案,反而可能弄巧成拙,讓林雨晴覺得他沉不住氣,甚至傳到陳默耳朵裡,印象分直接打折。
他羅俊涵能在華興技術口摸爬滾打這麼多年,坐到係統實施部部長這個關鍵位置,靠的絕不隻是技術過硬。
分寸感,是浸在骨子裡的生存法則。
他整了整剛才開會時被自己下意識扯鬆了一點的領帶,挺直了背脊,邁步走向電梯間。
離四點還有三十五分鐘。
足夠他回自己辦公室,把那杯涼透的茶喝完,再好好想想,陳總這突然的召見,背後到底藏著什麼風。
羅俊涵的辦公室在十七樓,麵積不小,整潔有序,透著技術管理者特有的利落。
靠牆的書架上塞滿了技術手冊、項目文檔和幾本翻得起了毛邊的係統架構大部頭,辦公桌上除了三台顯示器,就是一個用了很久的紫砂茶杯。
他關上門,隔絕了外麵開放辦公區的嘈雜。
走到窗邊,端起桌上那杯早已冷透的龍井,仰頭灌了一大口。
冰冷的茶湯帶著點澀意滑入喉嚨,反而讓他有些紛亂的思緒稍稍冷靜下來。
他坐到寬大的辦公椅上,身體後仰,盯著天花板,用筆輕輕地在光亮的紅木桌麵上敲擊著,發出極輕微的“噠、噠”聲。
大腦像一台高速運轉的服務器,開始檢索分析所有可能與這次“溝通”相關的線索。
渡河項目?
中國區上線切換在去年底已經完成,雖然過程驚心動魄,但結果堪稱完美,月結壓測順利通過,馬來西亞子公司的成功經驗被完美複製。
陳默在慶功宴上還拍著他的肩膀,說老羅是“定海神針”。
最近的主要精力都放在新PLM係統的推廣實施上,這是個硬骨頭,但也是公司戰略級的流程變革,自己推進的力度和策略,自問是經得起推敲的。
難道是集團IT架構又有新調整?
要合並部門?或者係統實施部的職能範圍要變動?
他搖了搖頭,這些可能性都不大。
陳默的風格他很清楚,雷厲風行,但重大調整前必有風聲,不會這樣突然襲擊。
那隻剩下一個方向——車BG。
這個念頭一冒出來,羅俊涵正欲端起杯子的手猛地頓住了。
車BG!
陳默現在除了是集團IT總裁,還掛著車BG副總裁的頭銜,分管著架構設計與集成、智能駕駛(ADS)、智能座艙、智能車控、智能車雲五大產品線。
那可是個熱火朝天的新戰場,也是公司未來十年戰略的重中之重。
自己負責的係統實施部,是集團IT的核心交付力量,技術底子紮實,工程化能力極強。
難道陳總是想從自己這裡抽人?支援車BG那邊的係統建設?
這倒是有可能。
車BG剛成立,百廢待興,尤其是智能座艙、車控車雲這些新係統,從零開始搭建,需要大量有經驗的實施骨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