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陳默負責的渡河項目明線——ERP係統和高斯數據庫,就是華興在第三層和第四層需要自主研發和替換的關鍵。
而華興內部的爭論,反對者的核心觀點其實更多集中在希望能集中火力,優先做芯片和操作係統,先讓第一層和第二層完成渡河。
或者說是反對陳默渡河的高管更多是不願意看到華興四條線同時並進。
“不,你完全錯了!”徐平的話把陳默從回憶中拉了出來,他語氣異常肯定,甚至帶著幾分激賞。
“恰恰相反!老鄭和我,當時看到你那篇帖子,不是覺得可笑,而是感到震驚,甚至是驚喜!”
他放下茶杯,身體前傾,目光緊緊盯著陳默,仿佛要再次確認眼前這個年輕人的不凡。
“你說得對,公司層麵的確早在2011年,甚至更早的時候,就已經敏銳地察覺到了潛在的巨大風險,並開始秘密布局所謂的‘逃生計劃’。”
徐平的聲音壓低了一些,像是在分享重大秘密。
“但你要知道,在那個時期,那種層級的戰略擔憂和決策,是絕對不能輕易對外言說的。
一方麵容易引發內部不必要的恐慌和戰略誤判,另一方麵也更會過早暴露我們的戰略意圖,招致更猛烈的打壓。
我們隻能在絕對的靜默中,極其堅決地推進各項準備。”
“但是,”他話鋒一轉,語氣變得更加有力。
“你,陳默,當時僅僅是一個四級部門經理,憑借有限的公開信息和自己獨立的思考研判,就能如此清晰地看到遠方的風險,並且有膽量在公司內網發出那樣直接而尖銳的預警。
這份超越職級的戰略眼光和難得的勇氣,是極其罕見的。
這證明了什麼?
這證明公司選拔你、培養你,完全沒有看錯人!
證明在華興的中堅乾部隊伍裡,已經湧現出能夠深刻理解公司戰略、具備全球視野和危機意識的帥才。
這比拿下任何一個大訂單,都更讓我和老鄭感到欣慰和振奮。”
陳默靜靜地聽著,沒有插話。
他能感受到徐平話語中的真誠與重量。
雖然他擁有重生的先知,但此刻,他更多地是以一個華興人的身份,感受到一種被深刻理解和認可的共鳴。
他沒想到的是,徐平接下來要告訴他的,將是華興成長史上最核心且最隱秘的篇章。
徐平深吸了一口氣,仿佛要為一個宏大的敘事拉開序幕。
他需要讓陳默,這位他極其看重的接班人,更深刻地理解華興一路走來的邏輯與根基。
“你帖子裡的那些擔憂,我們感同身受,並且,我們經曆得更早、更深刻、更直接。”
徐平的語調變得沉緩而有力,仿佛每一個字都承載著一段曆史。
“很多看似孤立的事件,如果你把它們串聯起來,就會清晰地看到一條完整的針對華國高科技領軍企業的漫長阻擊和打壓的戰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