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釗連忙點頭:“明白明白!應該的應該的!”
周星海接過話頭,語氣專業而平和:
“楊總,基於前期的溝通和KPMG的儘調報告,我們這邊基本認可閃光文化的投資價值和發展潛力。
今天主要是就投資協議的具體條款進行最後確認。
我們先從估值和投資金額開始?”
“好的好的。”楊釗拿出自己準備好的文件。
“根據儘調後的情況,我這邊願意在原始報價基礎上,再給予一定的優惠。
最終確認的投前估值為人民幣6000萬元。陳倩老師和顏曉小姐計劃共同投資人民幣600萬元,占股比例共計...36%。”
他說出這個數字時,小心地觀察了一下陳默的表情。
這個股權比例和價格哪怕是他現在看著也覺得肉疼。
陳默臉上沒什麼表情,隻是看了一眼周星海。
周星海會意,開口道:
“估值方麵,我們尊重楊總的誠意。
關於投資金額和占股比例,我的當事人沒有異議。
但我們重點關注以下幾個條款...”
接下來的時間,進入了周星海的專業領域。
他逐條解讀投資協議的關鍵條款,包括但不限於:
資金用途監管這一塊,確保投資款用於公司業務發展而非創始人套現;
公司治理結構,需要明確陳倩和顏曉的董事席位、以及重大事項的一票否決權範圍;
創始人及核心團隊的競業限製和服務期限;
業績承諾與補償機製,雖然這次投資沒有硬性對賭,但設定了階段性業務目標作為參考;
以及信息知情權和審計權等。
周星海的語速平穩,吐字清晰,每一條款都解釋得明明白白,既保障了陳倩和顏曉作為投資人的權益,也充分考慮了公司經營的實際需求,並沒有提出過分苛刻的要求。
楊釗聽得非常認真,偶爾會就某些細節進行詢問和討論,但整體上對周星海提出的專業方案接受度很高。
他意識到,有陳默這邊專業的律師介入,看似條款多了、複雜了,但實際上是把很多模糊地帶和潛在風險都提前明確了,對公司未來的規範運作和長期發展反而是好事。
陳倩和顏曉則努力地跟著節奏,時不時在小本子上記錄要點。
她們第一次親身參與這樣的商業談判,雖然大部分專業內容由周星海主導,但整個過程對她們來說無疑是極其寶貴的學習體驗。
她們也第一次如此深刻地感受到,哥哥平時處理的商業事務是何等的複雜和專業。
經過近一個小時的細致溝通,所有核心條款均已達成一致。
周星海的助理將修改後的協議最終版打印出來,分彆遞給雙方。
“楊總,陳倩小姐,顏曉小姐,如果沒有其他問題,我們可以簽署協議了。”周星海說道。
楊釗、陳倩、顏曉分彆拿起筆,在協議指定的位置簽下了自己的名字。
簽字筆劃過紙張,發出沙沙的聲響,標誌著這筆投資正式落定。
陳倩和顏曉各自投資300萬人民幣,分彆獲得了閃光文化18%的股權。
簽完字,雙方起身握手。
楊釗的臉上露出了如釋重負又充滿希望的笑容:
“謝謝!真的太感謝了!
陳倩老師,顏曉小姐,歡迎成為閃光文化的合夥人!
我一定會努力,不辜負你們的信任和投資!”
陳倩也笑著回應:“楊總,我們一起努力,把公司做好。”
顏曉則更活潑一些:“楊總,以後就叫你楊哥了!多多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