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這是一種對能力和地位的向往,而非嫉妒。
她觀察到,陳默對林雨晴的信任是顯而易見的。
很多事務隻需林雨晴彙報要點,他就能快速決策;
一些重要的電話,他有時甚至會直接讓林雨晴旁聽並記錄;
林雨晴提出的建議,他大多會認真考慮。
這種信任,顯然是經過長期共事和無數關鍵時刻考驗後沉澱下來的。
以趙夢的聰明,她很快就想明白了關鍵。
她的大智慧在於,一來就擺正了自己的位置:
自己是林雨晴領導下的秘書團隊成員,是來輔助林雨晴、進而更好地服務陳總的,而不是來“爭寵”或試圖快速獲得與林雨晴平起平坐的影響力的。
她深刻地理解,在這個體係中,尊重層級和維護直接領導的權威,不僅是職業素養,更是確保團隊高效運轉、最終獲得老板信任的基石。
一個試圖繞過直接領導、或者讓領導感到威脅的下屬,無論多有能力,都難以長久。
於是,她的高情商和向上管理能力體現在了方方麵麵:
事事彙報,絕不越級。
無論事情大小,隻要涉及車BG方向且需要陳默知曉或決策的,她一定會先向林雨晴彙報,由林雨晴判斷是直接處理、彙總上報還是單獨彙報。
她發給陳默的任何郵件,都會抄送林雨晴。
主動分擔,精確定位。
她會主動從林雨晴那裡接手一些車BG相關的、流程性更強的工作,讓林雨晴能更專注於更核心的戰略協調和跨部門溝通。
她清晰地認識到,林雨晴是“大腦”和“樞紐”,而自己目前階段更需要成為一把高效的“瑞士軍刀”。
虛心請教,絕不擅專。
即使是一些她認為自己能處理的事情,也會習慣性地問一句“林秘書,您看這樣處理是否合適?”
這不僅是一種尊重,更是學習和規避風險的最佳方式。
功勞歸於領導。
當她獨立完成一項不錯的工作時,在向陳默彙報時,會有意無意地提到“在林秘書的指導下”或者“按照林秘書之前梳理的流程”。
她明白,鞏固直接領導的地位,其實就是鞏固自己所在團隊的地位,最終自己也能受益。
這些細節,林雨晴都看在眼裡。
她欣賞趙夢的不僅是有能力,更是這份超越年齡的成熟、通透和懂得分寸。
她愈發覺得自己的推薦沒有錯,這是一個能真正融入團隊、共同提升的夥伴,而不是一個潛在的麻煩。
當然,對於趙夢來說,光觀察和羨慕是不夠的,真正的成長來自於實踐和壓力。
一天下午,林雨晴臨時被陳默安排去代替他參加一次集團IT的會議。
臨走前,她快速交代趙夢:
“盯著點Welink,車BG智能車控產品線的馬總應該很快會發一份緊急報告過來,是關於‘啟界’車型某個控製器供應鏈風險的。
收到後立刻初步審核,格式、數據完整性、核心結論是否清晰,沒問題就立刻打印送進陳總辦公室,他正在等這份報告做決策。
有任何不確定,馬上打我電話。”
林雨晴剛走沒多久,趙夢的Welink果然急促地響了起來,正是馬於入。
他直接發了文件,並附言:“趙秘,急!林秘電話打不通,麻煩立刻呈報陳總!”
趙夢點開文件,心跳驟然加速。
這不再是被動地接收指示,而是需要她獨立做出判斷。
她深吸一口氣,強迫自己冷靜下來,快速回憶起林雨晴平時審核文件的要點:
格式:標題、頁碼、密級、抄送列表齊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