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都的七月,暑氣正濃。
工信部大樓外,陽光炙烤著大地,樹蔭下的蟬鳴聲嘶力竭,仿佛也在為這個技術爆炸的時代呐喊助威。
會議室內的熱烈氣氛已經散去。
陳默剛剛結束的這場極為成功的技術彙報,華興“渡河”項目的輝煌戰績與紮實的多行業案例,如同投入平靜湖麵的巨石,在與會的一眾部委領導、央企國企巨頭心中掀起了驚濤駭浪。
工信部與國資委領導的定調與支持,意味著華興主導的這套國產化替代方案,即將從企業行為上升為國家意誌,一場波瀾壯闊的“去IOE”浪潮已勢不可擋。
婉拒了幾位央企老總共進午餐的邀請,又跟徐老板打了個招呼,陳默便快步走出大樓。
林雨晴早已安排好了車輛在門口等候。
“陳總,回酒店還是去機場?”林雨晴拉開車門,輕聲問道。
她穿著得體的職業套裝,妝容精致,眼神裡透著乾練與從容。
經過幾年曆練,她已是陳默身邊不可或缺的得力助手,如今更是掌管著一個高效的秘書團隊。
陳默坐進車內,涼爽的空調風瞬間驅散了外麵的燥熱。
揉了揉眉心,高強度彙報帶來的精神亢奮尚未完全消退,但更深層次的思考已經開始運轉。
“先不回鵬城。”陳默看了一眼窗外飛速掠過的帝都街景,“去啟皓中心,瑞子咖啡那邊。”
“好的。”林雨晴沒有絲毫遲疑,立刻通過電話告知司機目的地變更。
同時手指在平板電腦上快速滑動,“需要我先聯係李攜耀總或喬雅總嗎?”
“嗯,已經提前約過了。你告訴他們我大概一小時後到,沒什麼特彆緊急的事,就是關於上市前的一些細節,想再當麵聊聊。”
陳默靠在椅背上,閉上眼睛,“我休息一會兒,到了叫我。”
“明白。”林雨晴輕聲應道,隨後將空調風量調小了一些,車內陷入了安靜,隻有輪胎碾過路麵的細微噪音。
陳默的思緒卻並未停歇。
瑞子咖啡,這家他作為第二大股東、投入了巨大心血和資金的公司,原本按照前世的軌跡,此刻應該已經登陸納斯達克,享受著資本市場的追捧與光環。
然而,今生的上市進程卻延遲了。
原因,就出在半年前那場風波上。
時間回溯到2019年1月,一個普通的周末。
當時陳默正在鵬城處理車BG智能駕駛產品線的一個技術瓶頸問題。
車BG雖然已經成立一年,但他分管的幾條產品線,技術密集度高,挑戰極大。
就在他和團隊埋頭攻關時,接到了李俊濤的電話。
“默子,方便說話嗎?”李俊濤的聲音聽起來有些猶豫,甚至帶著很明顯的緊張。
陳默示意團隊的同事繼續討論,自己拿著手機走到了會議室外的休息區。
“俊濤,怎麼了?聽你聲音不太對勁。”
電話那頭沉默了幾秒,似乎在組織語言。
“默子,我......關於瑞子運營數據的,我覺得必須得跟你說說。”
“運營數據?你說。”陳默的神經立刻繃緊了一些。
這玩意兒可是有前科的,雖然前科是在陳默的上一世。
李俊濤是他發小,更是他親自推薦到瑞子擔任CTO的,性格踏實甚至有些耿直,技術上是一把好手,但是在公司政治和經營方麵並不算特彆敏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