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開國之初,蜀地沿用後蜀鑄幣的政策,主要流通鐵錢,但鐵錢價值低、重量大,有時候買一匹布就需兩萬文鐵錢,重達好幾百斤,所以蜀地百姓對此非常厭惡。
但沒辦法,五代十國長達數十年的戰亂,把絕大部分地區的經濟都打回了原始狀態,而大宋朝廷一方麵是確實缺銅,另一方麵對於很容易自成體係的蜀地也始終抱有警惕心理。
因此,蜀地的鐵錢問題不僅沒有得到解決,反而因為朝廷在雅州百丈縣增設了鐵錢監大量鑄錢,導致問題愈發嚴重。
到了現在的仁宗朝,鐵錢與銅錢的兌換比例逐漸穩定在10:1,但鐵錢的購買力就是不如銅錢。
所以對於賣方來講,如果手中的商品比較稀缺,那就能換銅錢,但如果隻是普通貨色,不想收鐵錢也得收著。
這種彆扭的雙貨幣並行體製,並未隨著交子的出現而得到改善,蜀地百姓依舊保守困擾,甚至到了嚴重影響經濟發展的程度......每個人都想要把銅錢存起來花鐵錢,但事實上卻往往事與願違。
陸北顧不知道自己的計策是否能改變這一切。
但他對張方平和範祥的組合抱有相當的希望,畢竟這兩位已經是大宋最懂經濟的技術官僚了。
而如果隨著張方平複任三司使,範祥升任轉運副使、製置解鹽使,能夠把這套新的鹽鈔法落實到位,有了大量銅錢輸入,那麼四川百姓切身遭遇的這些不便,或許能夠因為他而得到改變。
陸北顧點點頭,目光掃過屋角的破舊漁具和晾曬的魚乾,隨口問道:“安樂溪的魚,比起長江裡的如何?”
“那可差遠啦!”
老馮來了興致,比劃著道:“長江裡的魚,肉厚味鮮,尤其是過了巫峽,有種魚叫鰣魚,那才叫一個肥美!”
兩人隨意聊著家長裡短。
沒過多久,門口忽然又進來個人。
卻是個屠戶打扮的,這人生得膀大腰圓,油膩膩的圍裙下挺著個渾圓的肚腩。
門口光線暗,陸北顧看不清他的長相,進來方才瞧清楚。
——這不是剛才肉攤的攤主嗎?
“老泰山。”
屠戶嗓門洪亮震得梁上灰塵簌簌,蒲扇般的手掌拍在門框上,粗短指節還沾著暗褐色的血痂。
老馮皺起了眉毛,卻也不得不迎上去。
“怎麼了?”
這屠戶看著是老馮的女婿,嚷嚷著:“家裡可還有銀錢?南街的鋪子被質庫收了,質庫現在要賣,前店後院的,俺瞧中了,若是下手晚了怕是讓人先買了去。”
“醃臢潑才,老漢把骨頭當了能換幾文銅板?”
老馮推著女婿的肚腩,嗬斥道:“殺豬宰羊?些錢便容易了?儘想著置辦鋪子的事,哪個鋪子不要百貫?有能耐便自己措置,休來尋我。”
陸北顧看著桌上切的羊肉臊子麵色怪異。
“這是自產自銷了。”他心道。
老馮這女婿五大三粗的,卻也不敢頂撞嶽父,隻是一味囉唕許多。
什麼“那不也是給你女兒置辦”、“現在肉攤窄了,轉個身都費勁兒”之類的。
老馮不管這些,隻是一味地把他往外斡著走。
而被推搡的急了,屠戶竟是舉起了蒲扇般的大手!
陸北顧以為他要給老馮一嘴巴呢,這要是真來一下子,老馮估計半條命都沒了......尋思也不能看著救命恩人在眼前被打死啊,所以趕緊站了起來。
而屠戶的巴掌並未落下,反而捂住了自己的眼睛,一屁股坐了下來嚎啕大哭。
“老泰山,是你女兒逼我來討錢的啊,她說、說我要是拿不到錢就回去,到家就非得把我打個半死不可。”
陸北顧目瞪口呆。
原本想著不是《水滸傳》裡的鎮關西,怎麼也得是《範進中舉》裡的胡屠戶,結果是個被“河東獅吼”的......喔,好像陳季常現在就住在眉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