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我真的有一頭牛_大宋文豪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大宋文豪 > 第105章 我真的有一頭牛

第105章 我真的有一頭牛(1 / 1)

聽到這個問題,蘇轍愣了愣。

“大約一百畝。”

陸北顧點點頭,好誠實的少年,真不撒謊啊。

其實在蘇轍沒回答之前,陸北顧就知道他家有多少地。

因為蘇轍所作的《藏書室記》中就明確記載了“先君平居不治產業,有田一廛,無衣食之憂”,“廛”是宋代土地計量單位,原指城市中的宅地麵積,後引申為田地單位,其麵積通常與“頃”相當。

在宋代,1廛=1頃=100畝=6000平方丈。

而眉山蘇家這一百畝地並不是在城郊附近的負郭田,並非特彆肥沃的土地,大概率是些丘陵梯田上的土地,一般種植稻、麥,或者薑、芋等經濟作物。

不過一百畝地,哪怕是丘陵梯田的土地,產出也足以維持縉紳階層的基本生活了,否則蘇洵也年輕的時候也沒本錢去壯遊四方。

“那每年交多少稅呢?”陸北顧又問道。

“田都是中田,每畝所交夏稅約5文,所交秋稅約1石米,大概是500文加上100石米吧,其餘還有2000文左右的身丁稅和雜稅。”

宋隨唐製,用的還是兩稅法,不過大宋的夏稅基本上就是象征意義的,夏稅通常以錢為主或折納綢、絹、綿、布,收的非常少,稅收的大頭在秋稅,以實物糧食為主。

至於稅率,全國不同地區乃至相同地區的肥瘠不同的土地都是不一樣的,從“二十五稅一”至“十三稅一”不等。

除此之外,還有些其他雜稅,裡麵有合理的,也有不合理的。

比如“支移稅”就相對合理,繳稅人在秋稅時需將糧食運至官府指定地點繳稅,若不願自己運,可以額外繳納這筆稅,作為讓官府派來運糧食的人的腳力錢。

“身丁稅”則是二十到六十歲男丁需每年繳納的人頭稅,四川是五百文一丁。

但除了這些相對合理的稅,也有很多不合理的,比如農器稅、牛革稅等,每種雖然收的都不多,但架不住名目太過繁多,這種雜稅對地主可能還好,但對普通百姓就是很大負擔。

隨後,陸北顧又問了其他六人。

六人家中田產數量不等,最少的隻有十幾畝地,最多的則有二百多畝地。

之所以沒有幾畝地的,是因為在大宋科舉是需要成本的幾畝地的家庭糊口都費勁,幾乎不可能支撐一個孩子念私塾以後讀縣學,繼而考進州學坐在這裡。

而二百多畝地的大地主就是程建用家,程建用之父程仁霸曾為眉山推官,叔父程濬任大理寺丞,所以才能攢下這麼大的家業。

“不抑兼並是國策,而且也沒有大亂導致的土地荒蕪,朝廷不掌握大量土地,所以北魏至隋唐所實施的均田製是沒有推行基礎的,朝廷更拿不出錢來通過購買的方式回收土地,強行推行必然天下皆反,對不對?”

“對。”

蘇轍點了點頭,說道:“朝廷之所以養百萬禁軍,便是為了吸納流民,定不可能倒行逆施去實施均田製的,完全不現實。”

“那按照曆史上的經驗,現在看起來似乎就隻有一個選擇了,那就是通過稅製來均衡人地矛盾所造成的影響.具體實施方法有兩種,第一種是清丈田畝,平衡田賦負擔,杜絕‘隱田’現象,你們覺得能接受嗎?”

盧廣宇率先表示他能接受,因為他爹雖然是二郎灘的戶長,但因為河穀裡梯田本來就少,所以哪怕是戶長,家裡也就十多畝不連在一起的地,根本談不上什麼“隱田”。

黃靖嵇也不介意,他家是合江縣普通市井家庭,家裡做點小生意,沒有田產。

而剩下的幾人就麵麵相覷了。

現在是“我的真有一頭牛”的環節。

要是家裡當家的,那回答自然是哪個都不能接受,畢竟“隱田”現象在大宋太普遍了,能給家裡省出來點錢總歸是好事,至於什麼朝廷財政什麼人地矛盾,跟我有啥關係啊?

不過他們都是有誌青年,思來想去,覺得好像“隱田”確實不符合大宋律法,有違他們的正義感,而且家裡就算有“隱田”也沒多少畝,清查出來交得田稅雖然會多一些,但並沒有多到令人肉痛的地步。

於是,對於清查隱田這種辦法,他們最後都表示了支持。

“那第二種方法階梯田稅呢?比如可以設置成十畝以內的‘二十五稅一’,十畝到五十畝以內的‘二十稅一’,五十畝到一百畝以內的‘十五稅一’.這個辦法是最能平衡人地矛盾的,田多的多交,交的多了,自然就不願意去買那麼多地了。”

“我覺得不太公平吧。”程建用有些不平衡,“大宋本來就不抑兼並,田產多那也是祖輩辛苦攢下來的,憑什麼田多就要多交稅呢?”

“不現實,施行不了。”蘇轍也跟著說道。

至於家裡沒多少田的幾人,則對此態度截然相反,表示了強烈支持,因為這樣他們交的田稅就少了。

“嗯,第二個方法階梯田稅確實不現實,全國上千畝的大地主都有的是,各個有錢有勢,這個方法誰提出來,誰就要被唾沫星子淹沒。”

“但是你們覺得第一種方法清丈田畝、清查‘隱田’,就真的能推行的下去嗎?”

蘇轍認真思考了一下,遲疑道:“應該.能推行吧?”

陸北顧笑了笑沒說話。

第一種辦法,在幾年後,很快就將由包拯與孫琳、郭谘所嘗試施行,名為“千步方田法”,本意是解決“隱田”導致的賦稅負擔不均現象這種現象其實早在五代十國時期就已經普遍存在了,隻不過現在更加嚴重而已,大地主紛紛隱田逃稅,導致賦稅負擔都加在了中小地主和農民身上。

而後,便是幾次試行推廣此法,但幾試幾罷,直到熙寧變法,才以“方田均稅法”的名字重現於世,由朝廷派人對各州縣耕地進行清查丈量,以東南西北四邊長各一千步為一方,核定各戶占有土地的數量,然後按照地勢、土質等條件分等編製地籍及各項簿冊,並確定各等地的每畝稅額。

但是就這麼一項看起來可行性很高,能減輕百姓實際負擔,也沒有真正觸碰到大多數人利益的舉措,最後因各地大地主豪強的極力反對,隻能在少數地區實行,數年後徹底廢止。

“在大宋,任何針對田畝的變革措施,所將遇到的阻力都是空前的。”

陸北顧說道:“而且第一種方法就算強行推行下去了,隻是輕微暫緩人地矛盾的爆發,根本上來講,於事無補。”

既不大亂也能走出困境的辦法,確實如陸北顧之前所言“有,但是很難”,彆說是階梯田稅,就算是清查隱田,看起來都不太好實施。

“那麼,真的就沒有辦法了嗎?”

幾個年輕人的心頭,都升起了這個疑問。


最新小说: 大廈鬨鬼,你還讓我去做臥底保安 繼承荒山,直接打造成頂級旅遊區 穿越大明:手持AK教崇禎做皇帝 冷豔總裁的近身保鏢 星際嬌軟雌性,被六S大佬強綁定 青君 剛飛升就重生? 四合院:從列車員開始進部 我當行長後,前妻全家跪求原諒 僵屍戀愛守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