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民本就一無所有,若是強行驅逐,難免要發生衝突,稍有不慎還可能釀成民變。
可若是不管不問,同樣不行。
短時間或許問題不大,但長時間讓這麼多無產無業的人聚集在一起,他們為了生存什麼事情都能乾得出來。
本地治安必然會變差,甚至還有可能出現民亂。
那麼,怎麼辦呐?
通常情況下,都是連哄帶騙。
比如說,去哪裡哪裡就能有賑災糧。
當然,等你到了那裡沒有得到賑災糧怎麼辦,就不是本地官員需要考慮的問題了。畢竟你都走出幾百裡了,這亂子和我沒關係啊。
可其他地方的官員也不是傻子,通常情況下會阻止其他地方的流民進入自己的管轄地。
誰也不想招惹這樣的麻煩。
既然不想招惹,最好的辦法自然是從一開始就拒絕。
這也是哄騙流民最麻煩的問題。
可現在好了。
有三邊總督的命令,可以合理合法的將流民攆走,豈能不是大喜事。
這便是第一喜。
那麼,第二喜是什麼?
嘿嘿,自然是撈錢嘍。
看看總督大人怎麼說的,儘快,且多的將流民驅趕到河南洛陽府。
快,還要多。
這意味著什麼?
意味著咱們肩上的擔子重,意味著責任大,意味著國家大事啊。
既然是國家大事,那必然是要重視的。
儘快將本地的流民集結起來,如果流民不夠怎麼辦?
簡單啊。
查閱查閱咱們戶房的戶籍,哪些小民資產少,抗風險能力差,直接給他定性為流民。
什麼,你說這些人還有微薄良田,或者微薄的糧食,還能撐一陣。
哎,此言差矣,老兄啊,上麵要咱們儘快將流民集結起來。
儘快,你懂什麼意思嗎?
那就是不惜一切代價,都要守護咱們偉大的大明。
你可要想清楚了,是讓這些賤民當代價,還是你自己當代價。
再說了,隻要收了他們的土地錢糧,他們不就是流民了嗎?
咱們要堅決貫徹大明皇朝的意誌,為國家穩定排除千難萬難,一切以大局為重。
在一群以大局為重的地方官的帶領下,陝西與山西各地出現海量大魚吃小魚的現象。
大量本身沒有多少土地的農民,被剝奪了土地。
資產稀少的匠戶,被掠奪了財富。
還有城市的無產無業人士,全被各地官員集結起來,當做流民趕向洛陽。
充分展現大明官員以大局為重,堅決貫徹以大明江山社稷為重的綱領。
而這些,都被楊奇偉派往各地的探子看在眼裡,並從各地彙聚到楊奇偉手中。
早在聖教拿下唐縣後,楊奇偉就已經開始籌備情報係統。
兵法有雲,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而經過幾個月的布置,聖教的情報機構已經遍布陝西、山西、河南、湖廣、四川等地!
其中又以山西和陝西的探子最多。
畢竟聖教最早的流民隊伍可就是以山西和陝西人為主。
讓他們返回故鄉為聖教搜集情報,並不是一件難事。
這個情報機構,被楊奇偉稱之為特殊情報局,簡稱特情局。
可以說,山西,陝西大部分地方的朝廷動向,對聖教而言沒有秘密可言!
楊奇偉回想著山西和陝西各地傳來的情報,瞥了眼麵前看似焦灼的棋盤,目光多了幾分嘲諷,起身道:“他們當真以為,自己才是這盤棋的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