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若有所思,斟酌道“愛卿所言倒是有些道理。”
“隻是乾隆頗有手段,豈會輕易中計?”
劉景明唇角上揚,按在河南南陽府之地,冷笑道“即是做局,倒也未必一定要乾隆率先入局。”
“魔教以鏟除天下皇朝,消滅天下王侯為己任,更是自創了一套理論。”
“若是清國境內出現一支打著魔教名號的叛軍,聖上以為,魔教是否會前往支援?”
崇禎聞言,眼神頓時亮了起來,忍不住拍手叫好。
對啊,還有魔教妖人。
可以魔教妖人為突破口。
劉景明堅定道“以楊妖人的行事風格,定然不可能坐視不理。”
“而一旦魔教妖人入局,我們可聯合清國共同討伐魔教。”
“乾隆是虎狼之君,手段高明,分得清輕重,定然明白我大明與魔教,哪個危害更重。”
“再者,清國對我大明虎視眈眈,若是能借此機會深入山西和陝西等地,他們豈會輕易放過。”
說到這裡,劉景明目光冰冷地凝視山西和陝西兩地,沉聲道“我大明當下有人口約兩萬萬。”
“山西,陝西,河南三地,雖麵積廣袤,但總人口不過兩千萬而已,僅占我大明人口的十分之一。”
“這些年山西與陝西民亂不斷,不能為朝廷提供賦稅,反而還要消耗大量的民力物力。”
“若是能以山西和陝西兩處貧瘠之地換取遼東的和平,與清國達成暫時的同盟,倒也不失是一件好事。”
崇禎若有所思。
這麼說,倒也不是沒有道理。
清國給大明帶來的壓力太大了。
每年用在遼東戰場的錢財,簡直數不勝數。
若是能與清國達成同盟,又沒有了山西和陝西的拖累,朝廷的財政負擔將會大大降低。
到了那時候,很多事情反而容易處理。
崇禎思索著,有了決斷。
不破不立!
是時候進行改變了。
這一天,崇禎與劉景明在宮殿內商討了一整天,直到深夜時分,劉景明才從宮中離去。
至於兩人商量了什麼,隻有崇禎的少數心腹知曉。
不久後,崇禎給孫傳庭,還有洪承疇下達了聖旨,命令兩人保存力量駐守於河內與虎牢關兩地。
同時,令襄陽,襄城等地加強戒備。
在明軍重整防線的時候,聖教各路大軍勢如破竹,在山西和陝西兩地攻城掠地,戰果碩碩。
半個月後,清國使者入京師,與崇禎會麵。
此次會麵,清國使者表達了乾隆的善意。
清國願與明國簽訂停戰協議,並撤軍百裡以示誠意。
崇禎自是明白乾隆的想法,想要看明國與魔教妖人自相殘殺。
一旦明國與魔教兩敗俱傷,或者一方撐不下去,便是清國坐收漁利的時候。
雖明白乾隆的想法,崇禎還是爽快應了下來。
清國想要坐收漁利,他也想要坐收漁利!
崇禎五年,三月二十日,明國與清國簽訂停戰協議。
同年四月,清軍如約撤軍,北方終於迎來了暫時的和平。
但崇禎並沒有按照乾隆的想法調集邊軍南下,集結全國兵力與聖教拚個你死我活。
相反,崇禎仿佛徹底放棄了山西與陝西兩地,開始整頓淮河兩岸,以及江南重地。
崇禎的反應完全出乎乾隆的預料,讓這位執掌大清五十多年的虎狼之君有了不祥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