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揭露了,其實說到底兩人都沒完全忘記對方。
可後麵又是各執一詞。
【男:猶勝伴在旁。
女:情信亦泛黃。】
男主還是如往常一般念念不忘,而女主抽屜裡的情書,因為沒有翻動過的痕跡,紙張早已經變得泛黃。
這也代表著,這段記憶在女主的腦海中,已經逐漸消失。
【男:不心安,清早與夜來,亦望望。收不到信號,過兩秒,又再看看,你說過,常聯係對方從前號碼
女:那動人時光
男:等於老地方
女:不用常回看
男:不敢拆掉再裝
……
女:最纏綿,那黑影即使,每夜遊蕩,其實一早,已給安葬。】
接下來男主不停的重複自己的思念和愛意,而女主也不複開頭的溫柔,變的鋒利而尖銳,甚至壓過了男生的聲音。
看似互相交流,實則各說各話。
【男:情人若,你也未忘,約定誰,過十年,暗渡陳倉,再續夜航。
女:彆瘋狂,
男:下個一月,
合:願如期團聚於,讓前塵沉澱於…
合:冰島(福島)某地方…】
到最後,男主已經完全陷入偏執,隻記得女主剛剛說過的“我未忘”,卻忘了下一句是“情書已泛黃”,還想著再續前緣。
聽完整首歌的網友,陷入深深的沉默中。
在開頭,他們還並不明白,為什麼許誠跟林敏二人,要選擇背對背,沒有任何交流的進行演唱。
但現在他們明白了原因。
——羅生門,事實與假象之彆,許誠代表假象,而林敏代表事實,事實與假象,怎麼可能湊到一塊,相互之間有交集了?
合唱歌手之間沒有互動、交流,放在彆的歌曲舞台,那是沒有誠意、敷衍的表現。
可放在羅生門中,卻意外的讓人拍案叫絕。
一個故事作為載體,能同時誕生三首高質量的歌曲,且彼此間緊密相連,又是一波細糠喂到嘴裡,網友已經被完全喂飽了!
“雖然大概明白了這個故事,但我還是有很多細節沒弄清楚,最後那兩個完全不同的地名是什麼意思?”
“我猜測是男主記錯了地方,這不更顯得十年念念不忘有多諷刺嘛,嘴上說著多難忘,卻連第一次見麵的地方都忘了。”
“有點道理……但我總感覺沒這麼簡單,彆的可能記錯,女主喜好也可以忘記,但第一次相見的地方,好歹念了十年,總不可能這都忘了吧?”
“我感覺許誠挺適合做導演的,這三首歌畫麵感極強,要是改編成電影……”
“你還真彆說,我還真有想看的**,這不比爛俗國產愛情片好很多倍?”
“讓許誠做編劇吧,會寫故事跟會導戲是兩種概念。”
…………
觀眾有觀眾疑惑的點。
而作為主持的汪澤,與特邀嘉賓的範永亮二人,對於這最後一首歌,也有自己想要探尋的地方。
“感謝兩位,為我們帶來如此精彩的演出。”汪澤感慨道:“說實話,這最後一首歌,真讓我歎為觀止,這是我從未設想過的角度。”
汪澤說的並不是奉承話。
整條故事線完整清晰,人物各有鮮明的特點,明知一切卻還傻傻等待的“現女友”,騙過所有人也騙過自己的“男主”,清醒理性看透一切的“女主”。
汪澤感覺這三部曲,還有很多可以延伸的支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