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等他反應過來,淩晨就已經重新起身,開始往自己眼上蒙黑布了。
“那個誰,去,有請下一位追夢人~”
——
時光如梭,剛剛步入四月,已經被韓瓏、吳尚南北夾擊到疲憊不堪的孫芝,終於迎來了本關最終BOOS。文訓親自領兵攻打壺關,駐紮在真定府的李繼賢也在同一時間進入太行山,鋒指晉陽城。
孫芝的外交努力成功了一半,夏國派兵南下,又來找韓玨敘舊。韓玨派鳳翔留後韓登率兵北上迎敵,青檸從韓意那裡聽說了此事後,立刻嘰嘰喳喳的說與淩晨聽。
一想到那二貨領兵打仗的模樣,淩晨就忍不住想笑,韓玨肯定給兒子安排了得力副將,韓登大概率就是掛個名頭。
韓少查案確實有兩下子,狎妓也挺有經驗,至於行軍打仗麼……
他會打個屁的仗,好好跟著人家學吧,還差得遠呢~
蜀、唐兩國趕走了孫芝的使者,讓他們哪來的滾哪去。弑君的名頭頂在腦袋上,還想讓我們支援你?你瘋了?
不派兵攻打你,隻停留在道德層麵譴責你就已經很不錯了。這要是支援了你,萬一手底下的人哪天反我了怎麼辦?我還怎麼站在道德高地號召大家討伐他?
況且,哥們也沒空。
南方的情況遠比北方複雜,無論是孫芝、文訓、應開疆,他們在名義上都是屬於大周。百姓們接受統治的歸屬感還是很強的,隻要打敗了敵方軍隊,剩下的就是恢複生產秩序。
可蜀、唐不同,百年割據下來,大家壓根就不認為和對方是同一個國家的人。西蜀的豆腐腦是加鹽的,江南的豆腐腦是加糖的,士可忍,孰不可忍!
所以明明是同時開啟,北方的戰爭能夠迅速分出勝負,而南方的戰爭卻陷入了焦灼狀態。
孫芝眼見已經到了山窮水儘的地步,歎了一晚上的氣,決心乾脆玩把大的——
稱帝!
大周靖安三年四月初五,晉王孫芝省略了加九錫賜節鉞之類的繁瑣步驟。直接在晉陽城內築三層禪讓台,在文武百官和百姓們的見證下,接受監國、梁王、大周宗親周元昭的禪讓,登基稱帝。
國號“晉”,建元“興國”。
是的,他接受的不是前朝皇帝的禪讓,而是前朝宗室代表的禪讓,所謂名不正言不順,大抵就是如此了。
晉帝陛下稱帝的本意是為了鼓舞人心,讓晉陽三府的豪紳、百姓、士兵們能夠打起精神來,依托天險節節阻擊,將這波雷劫渡過去。
孫芝能這麼乾,並不是衝昏了頭破罐子破摔,而是在生死危機的籠罩下,作出的最優解。
唯一能從關中平原直達汾河平原的韓玨被夏國掣肘,因為擔心首尾不能相顧,已經停止了攻擊轉為防守。關中軍短時間內肯定不敢深入河東腹地,韓玨一向沉穩,不會兵行險招。
而北邊的吳尚也不用擔心,雲中驍騎極善野戰,弓術和近戰都是一等一的好手,所以才能和弓馬嫻熟的草原部落打的有來有回。
毫不誇張的說,在平原上擺開陣勢,八千雲中軍完全可以和三萬中原步卒正麵較量。
但這裡是河東。
呂梁山和太行山對於他們來說就是兩道不可逾越的天險,更不要說北部縱橫交錯的連綿山脈。隻要在緊要關隘處架起強弓勁弩,龜縮不出,他們就沒有任何辦法。
所以,現在真正的威脅隻剩下兩個——
一個是翻過太行山,包圍了平定縣的李繼賢,另一個是攻破壺關、兵臨潞州城下的文訓。
六萬晉陽軍,對戰十一萬中原軍隊。
當然了,一向擅於劍走偏鋒的孫芝也不會讓文訓能夠安心作戰,他派了許多細作和殺手前往中原,開始組織聯絡一些對文訓不滿的貴族士紳,暗中謀劃起來。
一張看不見的大網,漸漸懸浮在了汴京城的上空。
文訓出征在外的日子裡,主持後方大局的是汴京三人小組,他們分彆是吏部尚書孟宣、京兆尹馮延,以及左武衛馬軍都部署薛定。
文若已經將襄樊的軍務交給了其他將領,正在飛奔回京的路上。
孟宣是老熟人,當初淩晨還是江淮軍親衛的時侯,二人就見過麵,那時的他還是壽春知府。此人和文訓同屬江淮勢力陣營,因為根本利益是相同的,所以一直都是支持文訓的堅定盟友。
老文擊敗應開疆一統中原後,立刻就表奏他為吏部尚書,妥妥的二號人物。
薛定是江淮軍的重要將領,同樣也是文訓的心腹愛將,有能力,有威望,還忠心。此次出征,文訓也是放心的讓他暫掌京城附近諸路兵馬,直到文若回京。
馮延自不必說,在開封府,他有著一呼百應的號召能力,潁川士族和百姓們唯他馬首是瞻。
有這三個人留守京城,定能無虞。
但淩晨近來越發覺得有些不對勁,陳嘯在開封府周圍發現了很多形跡可疑的外地客商。這本沒有什麼稀奇,可他們運送的貨物裡夾雜著刀劍,有些甚至還藏有硬弓和羽箭。
雖然劫下了他們,但有沒有漏網之魚湧入汴京城,誰也不知道。
崔赦也在和淩晨閒聊時提起,最近臨潁縣通往汴京的水旱兩路都發生了劫盜事件,還讓淩晨問問陳嘯是怎麼回事,查查是不是他手底下的人瞞著大哥出來接私活。
在得到陳嘯否定的答複後,淩晨連忙找上馮延,向他反應了這一情況,提醒他要嚴加防範,小心孫芝耍陰招。
馮延和孟宣、薛定聚在一起合計了一下,決定在文訓得勝之前,暫時先恢複汴京城裡的宵禁製度。
晚上戌時過後,沒有官府的手書批文,任何人不得在街上行走。每一個坊都被封閉成獨立的單元,如有臨盆、生病等急事,也隻能去自己坊內的醫館。
敢在城中主街晃悠,或者在夜裡梁上飛瓦,輕則入獄羈押,重則當場格殺。
另外,府衙在官紳內部透露消息,向他們發出警告,到了夜裡要防範歹人作亂,讓自己的護院家丁都打起精神來。還要注意,最近不要把外地親戚和陌生人帶進家裡,以免禍起蕭牆。
尤其是楊柳巷這類官員權貴的聚居地,朝廷直接派兵保護,在坊內、四周都布置了兵卒,太尉府更是調遣了江淮軍精銳駐紮在附近。
各坊各區實行責任製,哪怕全汴京城都亂套了,你也彆管,你隻要負責好你這一塊就行。
在這種多事之秋,大舅哥又跟隨文訓出征在外,淩晨索性就把陸婉雲接回了望雲鎮,讓她和青檸一同居住。
望雲鎮遠離風暴中心,又有護莊隊駐紮,要比京城安全的多。
望著庭院裡凋零的梨花,淩晨有些春深新愁,什麼時候,才能太平無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