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觀伸了個懶腰。
不過,她剛看完小說,還是很想找找共鳴的,也好奇其他人看完是怎麼想的。
再者,小陳同學寫出如此無奈接受苦難的作品,他也很難受吧。
上網瞧瞧去。
她拿起手機,打開社交媒體平台,在搜索框輸入“活著”,按下搜索按鈕。
彈出的第一條消息是個圖文消息,是文淵書庫的開售宣傳信息。圖文自動播放,圖片左滑,畫麵裡出現陳放與小說的合照。
川觀抿抿嘴,暫停播放,打開評論區。
這小說今天上午就開售了,現在應該有不少讀後感了吧。
果不其然,第一條是個網友的評論。
【人是為活著本身而活著,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著。生活是屬於每個人自己的感受,不屬於任何彆人的看法。】
足足已經有六萬多的點讚。
川觀眨眨眼。
確實有道理,但怎麼會是下個評論點讚量的三倍啊?
點開回複一瞧,才發現是序言當中的文字。
她瞥了眼小說。原來還有序言啊,晚點再看吧。
她繼續往下看。
【書名:活著,內容:全死。】
【“活著”本身就是一種力量,你以為是命運選擇了你,但你能選擇人生態度。】
【生命最本質的價值在於“存在”本身,而非外在的財富、地位或他人的評判。】
【仔細想想福貴也幸福過吧?隻不過我們聚焦於悲傷的內容了。對福貴來說,那就是一段人生吧。】
【這讓我想起來阿德勒心理學,它強調的不是原因,而是目的。咱們不要關注“被給予什麼”,因為關注也沒用,而是要關注能改變的內容。他也強調,要關注自己,而非追求彆人的認可、社會評判啥的。】
【好家夥,我看完暴風哭泣,太慘了,全是悲劇啊。你們怎麼看出來這些正能量的東西的?】
【我也經常想,活著是為了什麼?】
【我覺得是一場旅程吧?很多事情沒有想象那麼重要,人生容錯率很高。如果你想發呆,想看日落,想數星星,那這就是對你有意義的事情。】
【我記得,《奇遇記》有個副導演接受采訪的時候就說,小陳曾跟他說:做人不要因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不要因為碌碌無為而羞愧。】
【啊?他怎麼自相矛盾啊?】
【不不不,他是說彆悔恨,不是不讓你虛度年華。】
川觀嘴巴微張。
臥槽,大師,她悟了!
粉他,果然沒跟錯人啊。
川觀又看了一會,感覺大家說得有道理歸有道理,但每個人的經曆不一樣,看到的東西也五花八門。
她退出文淵書庫發的消息,進入陳放的主頁,點開第一條消息,也就是他轉發了文淵書庫的這條動態,往下滑到評論區。
這裡評論區風格完全變了。
大致掃過去,這裡沒多少《活著》的書迷發言。幾乎滿屏都是心疼他的個人粉絲,以及欲言又止的《鬼吹燈》書迷。
【抱抱我的放放(╥﹏╥】
【摸金校尉】:“撓頭欲言又止.JPG。那個……算了,你保重吧,有空再寫吧。”
【王胖子瘦了20斤】:“嗯……那個,對,不急。我們支持你。如果……算了算了,你隨便吧。”
【太慘了,這是不是出事一年後的感想啊?你明明心裡這麼難受,卻總是對我們微笑。好感動。】
【男孩子好像一般不會把自己糟糕的事情說出來。他發這個,說明真的很難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