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要是真想賺錢,臣這裡還有一個想法,咱兩一起,絕對不少掙。”
說這個,可就不困了,朱標眼睛一亮,興致勃勃的問道。
“啥?”
“茶葉。”
聽到茶葉,朱標的興趣降了大半。
依固有的見識,倒買倒賣雖然能掙點錢,但是利益絕對沒那麼大,朱標並不看好。
“這能掙點,但是都是辛苦錢,稅款還多,沒必要。”
傻孩子,沒見識,乾好了,就是源源不斷的錢啊!
“正是茶馬司的存在,所以還得殿下從中周旋,隻要不上稅,那不就得了。”
“不行,孤怎能與國爭利,以己之私,做傷害國本的事來,此事休要再提。”
事情要黃,鄭雄暗道一聲糟糕,連忙進行解釋。
“不是殿下想的那樣,稅也不是不交,咱們直接交給戶部,省去中間繁瑣的稅收,這樣大家都方便。”
“那也不行,那茶馬司不就成了一個馬司了嗎?孤也沒那能力直接將茶葉收歸己用,隻為賺錢。”
“那要是隻將幾個州府的茶葉收歸己用呢?”
朱標略一沉吟,點頭道。
“那倒是可行,哪幾個州府說來聽聽。”
高山出好茶,安徽的茶還是不錯的,尤其是大彆山這塊。
六安的瓜片,霍山黃芽,舒城小蘭花。
僅六安就不老少,後世名氣也不小,鄭雄當即脫口而出道。
“六安州和徽州兩地就夠了。”
黃山毛峰,祁門紅茶,太平猴魁亦是赫赫有名,兩州之地,十大名茶占其四。
距離又近,所以鄭雄的選擇很實在。
當然對於朱標來說的話。
這兩個州,現在在整個茶馬司的占比並不高,跟全國來比,更排不上號。
以宋元為例,宋代茶區主要分布在長江流域和淮南一代,主要茶葉茶區有:江南路,淮南路,荊湖路,兩浙路和福建路,路是宋代的行政區域名,相當於省。
元代的茶區主要分江西行省,湖廣行省和江浙行省,實際產茶大區域沒有大的變化,隻是每個王朝更替之後行政區域劃分變化而已。
隻是搞定兩州的茶馬司,對朱標並不難,但是朱標還是想不明白這有啥用。
“兩州的茶葉,孤倒是可以弄來,隻是你得說怎麼賺錢,孤好做決定。”
這個不太好說,總不能說自己未卜先知吧!
“六安州臣去過,當地多山,百姓可供謀生的方法不多,山中彙集而來的水流,亦容易成災,臣想著可以讓百姓以采茶為生,多條生路,也算是臣的一點私心。”
“徽州那裡,亦是如此。”
“至於賺錢,穩賺不賠,殿下儘管放心便是,不賺錢臣將秦淮河那塊給您五成的分子。”
看鄭雄言之鑿鑿,也有點真心實意,缺了鄭雄,自己肯定沒鄭雄賺錢的本事,朱標便當場同意了。
主要還是這兩州茶葉產出並不高。
“行,孤信你,這兩州茶葉稅收相關孤可以給你搞定,希望你彆辜負本宮的期望。”
“定不辱命。”
“不光是稅收相關,兩州茶葉都得咱們收,不容他人插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