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聽到消息的葛良和老蔡對視了一眼,各自懷著心事彆過臉去,雖然他們看對方不順眼,新仇舊怨也不少,這時卻默契地都沒有發表啥看法,且不說事情真假,他們也都不是喜歡背後議論的人。
倒是董大河眼睛轉了轉,開始有事沒事就離開營地出去轉悠,老蔡叮囑過他幾回要注意安全,可是董大河也沒搭理他。
他是想搞兩個老山參回去,霍老三受傷了,但是不代表他失勢了,那這個時候如果他下山後拿著老山參上門看望,那地位不就穩了?
葛良看著這兩天出出遛遛拎著工具到處轉悠的董大河,隻是冷冷一笑。
周雪梅和陳誌國他們也是一臉的無所謂,宋原是覺得挺解恨的,王芳則是明顯有些擔憂。
其他幾個知青也知道王芳對霍老三有點兒那意思,所以誰也不在他麵前議論霍老三的事兒,周雪梅之前還隱晦地想要勸勸王芳,她是覺得他們幾個將來肯定不會一直待在村裡,是要回城的,總不能留在村裡給人生孩子吧。
可是王芳卻覺得眼前吃飽飯不餓死才是正經,以後的事兒誰又能說得準呢?
在她看來,全村也就霍老三這樣的男人能配得上自己,其他人都是沒啥男人氣概的,給不了她想要的生活。
甚至還隱隱地把周雪梅當成了競爭對手,王芳醜是醜,但是其實並不傻,至少她自己這麼覺得。
她也能感覺到霍老三似乎對周雪梅比對自己更熱情一些,於是便將周雪梅當成了競爭對手。
於是本來就不咋堅固的塑料姐妹情,也在王芳有意無意的冷落下越來越脆弱。
隻不過現在在山裡,王芳還離不開周雪梅,她們還必須抱團,至少在外人麵前要同進退,至於兩人之間的事兒,隻有她們自己能想明白了。
周雪梅也很無奈,她早就和王芳明確表示過,她是要回城裡去的,不可能留在村裡,可是王芳壓根就不信。
或者是她認為周雪梅將來回城與現在和霍老三攪合在一起並不矛盾吧,人心有時候就是這樣,她自己想那些,就認為彆人也會想那些。
她自己當成寶貝的垃圾,生怕彆人搶了去。
然後把所有好心相勸的話都當成陰謀詭計,聽不進去不說,還會為沒有上當而沾沾自喜呢!
有句話說得好,叫做“良言難勸該死鬼”,周雪梅一次兩次地和王芳說不明白後,也就不再想管她了,甚至隱隱地開始鼓勵她勇敢追求自己的幸福。
雖然沒有明說,但是這種話隻需要稍微修飾一下就足夠了。
陳誌國一心撲在乾活上,這個本來身子骨孱弱的知青,通過兩個月的高強度工作,竟然神奇地適應了山裡的活計,越來越熟練。
同時身體素質也得到了顯著提升,在之前霍老三和老蔡的刻意安排下,陳誌國可以說是一點兒輕鬆的活都沒乾過,淨當苦力使喚了。
伐木隊最大的好處就是能吃飽,陳誌國再怎麼被針對,安排累活,但是在吃上麵無論是霍老三還是老蔡都沒有去為難他們幾個知青。
他們也知道這是底線,這幾個知青就是為了能吃飽飯才咬牙進山的,要是再不讓他們敞開了吃,非得鬨起來不可。
反正糧食是公家的,再怎麼吃也吃不光他們帶的糧食,真吃光了也會有補給送上來。
花著公家的糧食做個順水人情,誰都不會拒絕。
於是就這樣,陳誌國每天睜開眼睛就是兩件事兒:吃飯,乾活。
宋原他們幾個看在眼裡,隻當他是為了幾人能夠在營地待著不被趕下山,便也跟著努力乾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