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老人家風風光光下葬,也算你們做晚輩的心意了。”
韓文忠拍了拍許世彥肩膀,算是安慰。
就這樣,趙建設幾個套上了馬車,拉著許成厚夫妻,還有許世先兄妹六個,以及吳秋燕母子三人,直奔鬆江河火車站。
趙建設把人送到,直接返回,把車又送回許世彥家。
許世彥等人到了車站買票,下午三點沿零車進站。
一行人上車,沿零車哐當哐當晃晃悠悠一個多鐘頭,總算到了仙人橋。
仙人橋下車,步行往大營走,半路上吳秋燕領著閨女兒子回河北大隊。
周安平家就在大營屯子中間位置。
過了小橋往西還沒走幾步呢,遠遠地就看見周家門前挑起了長長一串“倒頭紙”。
倒頭紙有用紙條製作,也有直接用燒紙製作,從倒頭紙的長短可以看出故去者的年紀,從擺放位置可以看出是男是女。
周安平家大門外右側掛倒頭紙,左側貼著一張白紙訃告,另外還有長長一溜紅布,上頭用白色顏料所寫的旌。
上麵寫明故去之人姓名、享年等等。
周桂蘭雖然心裡難受,但這一路上都咬牙忍著,可此時見到這等場景,再也忍不住了。
眼淚嘩一下就落下來,哭的成了淚人。
許成厚扶著周桂蘭往院子裡走,這邊周家晚輩出來迎,“二姑,二姑夫,表哥。”
親人見麵卻是在這種情形下,難免悲戚,各自落淚。
進到院中,還沒等來到靈前,負責操辦喪事的大張羅便把周桂蘭等人叫過去,扯了孝布,許成厚與周桂蘭都披麻戴孝。
許世先等人是外孫、外孫女,隻需在腰間係上孝帶子。
周桂蘭跪在靈前痛哭,許世彥兄弟幾個也都跟著落了淚。
他們這位姥娘雖說瘋瘋癲癲好多年了,可是對外孫還不錯。
每次來看她,老太太都笑嗬嗬的,還會拿出好吃的給他們。
如今老人去世,眾人想起姥娘這一輩子的遭遇,不免心酸悲痛,眼淚控製不住的就往下掉。
周家的原籍也在寬甸青山溝,是薑家堡子的,離著銀礦子不算太遠。
當年周桂蘭的父親周懷民還在時,周家日子很紅火。
家裡有不少地,還有燒鍋、織坊,養著牲口、大車,雇了不少長工扛活。
周懷民這人性格好,仗義疏財廣交朋友。
彆管是官麵兒上的人,還是土匪胡子,都有交情。
三幾年的時候,寬甸地區都被鬼子占領,當地胡子積極響應號召起義抗日。
其中有一支隊伍,跟周懷民交情很深,周懷民時常給這支隊伍送糧食送情報。
結果被鬼子發現,將周懷民帶走,從此再也沒見著,活不見人死不見屍。
那些年,隔三差五的就有人傳信,說是在某某山神廟前看見了周懷民的屍體。
再不然就說周懷民腦袋砍下來了,掛在縣城的城牆上呢。
周懷民的妻子薑氏是個沒文化沒見識的小腳婦人,丈夫出事,家裡最新小的女兒才三歲,她能做什麼?
隻是成天提心吊膽以淚洗麵,連自家那點兒產業也沒護住,都被旁人侵吞了。
薑氏唯一能做的,就是趕緊給大閨女張羅親事,把大閨女送走。
周家大女兒周桂芝十五歲,就被嫁了出去,後來輾轉到了撫鬆這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