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天麻的同時,也收細辛苗。
如今這細辛不貴,論棵收。
兩片葉子以上,根須、葉片完整的細辛,兩棵一分錢。
大苗不要,根須太長不容易活,小苗最好,便宜又容易活。
栽到池幫子上慢慢長,三年就能長成一墩,正好起參之前刨出來曬乾出售。
細辛全年可挖,開春時節地裡的草沒長起來,比較容易看見。
多數時候,都是上山薅大葉芹,遇見了細辛就隨手挖出來。
正好趕上五一放假,不少學生都跟著家長上山乾活,順道進林子就挖一些。
回來賣個幾毛錢,買冰棍吃也挺好。
細辛開花打籽,可以用種子繁殖,也可以切根繁殖。
弄個細辛苗圃,等以後種苗越來越多,也就不用收購小苗了。
反正不管什麼產業,最初發展的時候肯定難,投入也大。
一旦形成規模,可自行循環,就能掙錢了。
一參場家大業大,不在乎這點兒投入,慢慢發展唄,這個就不是著急的事兒。
許世彥主要負責參地綜合利用,其餘時間,還要帶著技術組的人配製參地用肥料,發參籽。
反正總有他忙活的,也是不得閒。
養殖場那頭,花棚倒是很快就蓋起大框,接下來就是鑲玻璃窗,做花棚保溫和取暖。
蘇安瑛為了照看養殖場,特地學了騎自行車,許世彥淘登了自行車票,給媳婦也買了一輛。
蘇安瑛天天上午騎著車子去養殖場,看著那邊乾活,缺什麼少什麼,她再趕緊安排人去采辦。
還彆說,蘇安瑛這能力真的沒話說。
接管了養殖場,天天跟著學習怎麼管理、怎麼照管那些動物,沒用多長時間,就學的七七八八差不多。
不光是蘇安瑛在養殖場忙活,黃勝利、馮超、趙建設等人的媳婦,多數也在養殖場培育花苗、飼養動物。
天氣暖和了,黃勝利等人家裡養著的君子蘭花苗都搬到了養殖場。
花棚暫時不能用,就搭了個木板棚遮風擋雨,集中管理要比各家各戶分開照管更容易些。
女人,多數都喜歡花花草草,綠油油的君子蘭小花苗挺稀罕人,又能掙錢,誰不用心伺候?
那些毛茸茸可愛的動物就更是不用說了,全都是錢,看在錢的份兒上,也得好好照料啊。
為了來回往養殖場跑,女人們多數都學會了騎車子。
如今各家的條件都還行,買輛自行車也不算啥難事兒。
所以幾個女人都是早晨做好了飯,孩子上學後,就騎車子來養殖場乾活。
中午十一點來鐘,再騎車子回家吃飯。
蘇安瑛早晨給倆孩子喂了奶出門,到中午回家再喂兩回,到傍晚回去,孩子就歸她管著。
可能是家裡人多的緣故,許瑾慧和許海清這倆娃也不怎麼戀著媽。
白天跟兩個姨還有奶奶一起玩,餓了吃點東西,再不然喝點兒羊奶啥的。
媽媽回來了,給奶就吃一口,不給也不咋饞,隻是晚間離不開媽,必須媽媽哄著睡。
蘇安瑛跟婆婆商議著,就這個情況來看,滿周歲斷奶算了,反正母乳可有可無,趕緊斷了省心。
周桂蘭原本不讚同太早斷奶,可是看著倆娃那態度,也無可奈何,隻能點頭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