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材公司那頭的人,就要反對。
結果這時候,林啟越又放了個大招兒,說是自主研發產品的利稅,可以比以前多繳納兩成。
也就是說,把原本藥材公司掙走那部分,直接給上交了。
隻要能拿到出口權,把中間商那部分的利潤,完全可以讓出去嘛,他們掙出口那部分就好了。
而且,出口創彙是有補貼的,怎麼算也比以前掙的多。
藥材公司的人直接傻眼,臥槽,還能這麼玩兒?
“領導,這不符合規定,上麵定下來的規則,就是我們藥材公司負責收購人參。
如果省去我們這個環節,直接跟外商對接,會影響很大,外商會分彆對付我們,來壓價格。”
藥材公司的人也不是省油的燈,立刻反擊。
“我想領導可能是還沒弄明白,我剛才的意思。
我是說,我們自主研發的產品,自行出口,其他的常規產品,依舊跟縣參茸公司和藥材公司合作。”
這就純是個圈套,自主研發的產品價值高,以後肯定儘量多的生產自主研發產品。
常規產品,嗬嗬,以後會越來越少,早晚有一天,就不跟你們玩兒了。
“領導,還有一件事不知道各位領導想過沒有?
目前撫鬆的人參施肥技術已經很成熟了,目前人參產量節節攀升,估計會在未來三年內達到過去產量的三到五倍。
這麼大的產量之下,不知道藥材公司,還有沒有能力全數收購?
如果,到那個時候不能全數收購,那麼我們這些參場該何去何從?難道我們就不能自尋出路麼?”
林啟越想起了許世彥那篇文章,直接拿出裡麵的論據,來說服省領導。
這話一出,不光藥材公司和省領導,就連管恩學也都嚇一跳。
產量這麼高的話,銷售量一旦上不去,造成積壓的話,肯定會導致價格走低,嚴重損傷經濟啊。
“這個,是真的麼?你憑什麼這麼說?”省裡領導沉不住氣了,忙追問道。
許世彥那篇文章,林啟越讀過好幾回。
而且他不光是一參場的場長,還是人身學會的副理事長,腦子裡有整個兒撫鬆人參種植的數據。
當下就把數據給一一列舉出來,做詳細講解和推理。
越說,這些領導心裡越往上冒涼氣。這要是鬨不好,真要出問題啊。
“這才是我們參場,不自量力,非得要自主研發新產品,做人參產業升級、深加工精加工的初衷。
我們不能被動等著市場行情下跌後,再去尋找出路,要主動出擊,努力提高產品的附加價值,這才是將來的出路。”
這一套理論,完全出自許世彥,倒是讓林啟越玩的挺明白。
話都說到這兒了,藥材公司那頭還能咋說?
人參增產這是肯定的,全撫鬆那麼大的種植麵積,如果產量都提高百分之三十到五十,那他們藥材公司,真的沒那個能力收購。
這玩意兒可不太好整啊,胃口太大貪太多,消化不了可是要出毛病的。
藥材公司的人不說話了。
省領導一看,得,啥也彆說了,該給辦啥就趕緊的吧,彆耽誤了掙外彙。
彆管出口權在誰手裡,隻要能出口創造價值,在誰手裡都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