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比如說,這個廢棄參地。
畢竟不是所有批參土的人,都有你們參場的本事。
那這些參地怎麼辦?是不是可以想個什麼辦法?”
郭守業為什麼猶豫,就是這上麵,他有些為難。
這是人家參場整出來的計劃,他這麼問,有點兒不勞而獲想摘果子的嫌疑。
許世彥一聽,馬上就明白了。
“哥,咱都不是外人,我跟你交個實底兒,這方麵我還真是考慮過。
一參場畢竟就那麼千數職工,又要栽棒槌又要辦廠的,屬實忙不開。
我們自己用過的廢舊參土,儘力做到綜合利用,但是其他地方,根本兼顧不過來。
哥要是有心,趕哪天找個機會,我把林書記找過去。
咱一起研究研究這個事兒,看看怎麼能聯起手來,把這一塊兒做起來。”
森林資源的有效利用,確實不是一參場一個部門能完成的。
林業局有那麼多職工、待業青年,要是林業局能加入進來,對本地的長遠發展,益處太大了。
一參場可以提供技術,林業局出人,共同努力,把這一塊做起來。
不管什麼產業,隻有做大了,才有話語權,合作共贏,才是正確的發展之路。
一參場沒那個能耐壟斷,跟兄弟企業聯手,才有抵抗更大風險的能力。
許世彥隻能說這麼多,畢竟他現在還不是一參場的一把手,不管做什麼事情,總歸要請示一下林啟越。
許世彥雖然不太懂體製裡那些門道,但最起碼的做人做事規則,他明白。
“好,這事情我回頭也跟我們局長提一下。
行的話,咱兩邊往一起湊湊,把這事兒辦了。”
郭守業一聽,高興起來。
這也就是自家兄弟吧,換成彆人,誰肯幫忙成全這事兒?
都知道一參場這兩年牛了,有能耐創彙。
說實話,隻要一參場放出風兒來,想找人合作,肯定有單位上趕著。
彆說東崗鬆江河了,可能連縣裡,都巴不得呢。
“成,你先跟你們領導提一句,看領導的意見。
你那邊有信兒了,我再跟林書記提。”
許世彥畢竟是一參場的副場長,位置在那裡,說話還是管用的。
他跟林啟越挺合把,很多事情都能想到一起去,隻要是為了參場好,這事兒不難。
但郭守業不一樣,他就是資源處的處長,離著局長還有些距離,局裡的事情,他說了不算。
而且現在林業局正紅火呢,人家未必肯。
就這樣,二人商議妥當,正好時候也不早了,許世彥就要領著孩子回家。
郭守業想留他們,結果這會兒家裡又來人了。
沒辦法,郭守業隻好說,改天請許世彥一家子過來吃飯,大家好好聚一聚。
許世彥領著孩子們出了郭家,開車往回走,回家正好趕上吃飯。
大過年的,肚子裡有油水,再說都出去走親串友,多數都是吃兩頓飯。
蘇維忠夫妻早就回家了,許成厚兩口子吃過早飯也回自家,所以家裡就是楚老和許世彥一家。
有昨天剩下的飯菜和餃子,隨便熱一熱對付口吃就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