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希文喝了口茶水,這才開口。
“那個,小郭前幾天跟我提了嘴,有關這個森林資源可持續利用這一塊兒,說是目前你們參場正在研究這個。
說實話呢,其實我們局裡頭,也在考慮這方麵,這不就趁著機會,跑林書記這裡來取經了麼?”
這年月來說,很多國有企業除了主業外,都在搞三產。
林業局下屬其實也有一些相關的產業,可以創收,還可以安置部分待業青年。
就比如說各個林場吧,都有下屬的服務站。
這兩年,林場服務站也都琢磨著開始種植人參,給林場和林業局創造更多的收入。
但是林業局職工對於人參種植並不在行,得找人做技術指導。
論起來種植人參的技術,誰能比一參場的技術員更厲害?
林業局下屬也有不少林場,這些林場服務站每年栽參不少,再加上各村鎮參場、個體參場留下的廢棄參地,綜合起來麵積不小。
趙希文也是聽了郭守業的話,把主意打到了這些參地的上麵。
如果能把這些廢棄參地利用起來,在保證綠化造林的同時,增產創收,確實是個挺好的辦法。
再有,就是各個服務站明年、後年開始陸續出產人參。
假如各個林場自行加工的話,沒有技術人員指導,品質恐怕很難保證。
林業局要是再整個加工廠吧,還得再投入一筆不太值當。
所以當郭守業提起一參場,趙希文就立刻想到,可以跟一參場合作。
委托加工也好,或者是直接賣了鮮人參給一參場也行,總歸是個出路。
這才是趙希文、陳成斌趕在大年初五,跑來東崗跟林啟越見麵的原因。
“趙書記客氣了,關於參地綜合利用這一塊兒呢,都是我們許副場長主抓。
他原本是我們參場的技術科科長,精通人參栽培到加工所有工序,更是對林地綜合利用、藥材種植等相關方麵都有獨到的見解。
趙書記可以問問許場長,讓他給你們講一講。”
林啟越這個人很有腦子,處事更是圓滑周到。
他明白這件事本身就是許世彥促成的,那肯定要給許世彥一個露臉的機會。
許世彥被點了名,倒是也不打怵,於是條理清楚的就開始講解自己的那一套理論。
當然,這些目前正一點一點在實踐摸索,有的已經初見成效,有的還需要點兒時間。
許世彥說話很實在,沒有那些花裡胡哨的胡亂吹噓。
就是實事求是的講他的想法,和目前一參場對這些的研究進展。
趙希文幾個聽著聽著就入迷了,作為林業相關的專業人士,他們當然知道,這裡麵有多少可操作性,以及對林業發展的益處。
“好,真好,許副場長不愧是管書記都格外推崇的人啊,確實有能力。”
等許世彥說完,趙希文連連點頭誇讚。
“趙書記過獎了,就是一些不太成熟的小建議,目前來說,還有一些等待實踐。”許世彥很謙虛的回了句。
“林書記、許場長,我們今天過來,主要還是想跟參場這邊,商議合作的事情。
我們有林地有人手,伱們出技術。
咱們看一看怎麼聯合起來,把人參以及相關產業做起來,增產創收。”
趙希文態度很誠懇,今天就是為了合作來的,沒必要藏著掖著,攤開了說就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