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家裡的發展方向,一直是許世彥把握著,蘇安瑛隻是具體執行人。
既然許世彥決定了走精品路線,蘇安瑛也沒啥可說的,照著辦就是了。
要真是弄個一千丈兩千丈,不說彆的,秋天做貨時也挺麻煩,忙不開。
“嗯,大貨就是成本高了點,不過要是種好了,也確實出錢。”
蘇安花姐妹都嫁到參場了,多多少少也都明白些,於是紛紛點頭。
韓彩娥坐在閨女們旁邊,閨女說的那些,她是一概不懂,索性也不摻和,隻一心逗小外孫。
另一頭,蘇維忠聽著四個姑爺在那邊也是討論這個棒槌未來發展方向的事。
紀同忠瞅著棒槌值錢,也有心想要跟著許世彥栽點兒棒槌。
“小紀,不是姐夫小氣不帶你,這幾年你最好就彆往這上麵打算了。
如今棒槌行情這麼高,參土、參栽子、參籽,都挺貴。
你一點兒底子沒有,現在剛開始,一個勁兒往裡投錢,得三年後才開始回本。
誰知道三年後啥行情啊?行情好還行,能掙點兒,那要是行情不好呢?
大筆大筆錢投進去了,不掙還賠,你不得後悔死?”
許世彥搖頭,這幾年已經不適合新手發展棒槌了。
明年栽地裡,九零年起參做貨,正好趕上行情差的那幾年,那不是乾等著賠錢麼?
許世彥他們發展棒槌,參土不花錢、參栽子也不用花錢,不管賣多少都是掙的。
即便這樣,許世彥都不讓黃勝利他們多發展呢,一年就是一百丈。
紀同忠跟他們不一樣啊,他要是栽參,前期投的錢太多了,賣貨又正好趕上臭行,那不行。
“小紀,你就聽我的,倒騰點兒山貨先這樣。
明年開春了,你該回家去種地就回去種,種完地正好趕上薅牛毛廣。
我跟你說,這兩年牛毛廣價錢一路看漲。
咱家有車,你開著車去靠近保護區的那些林場村屯,像勝利、曙光、大堿場、前川、馬鞍山這些地方去收貨。
回來去撫鬆賣,中間就能掙不少錢呢。”
許世彥知道,不給紀同忠指條路,紀同忠不會死心,所以就給妹夫支招。
“你要是能吃苦,開著車拉人進山,不管是去錦北還是大沙河那些出牛毛廣多的地方。
一個人收點兒車費,你自己再跟著進林子薅一些。
你在山上忙活,四妹妹在家看著擼牛毛廣、晾曬,這一季其實也不少掙。”
這年月,其實掙錢的機會挺多。
尤其是他們現在有車,這就是最有利的條件,真的是乾啥都能掙錢。
大富大貴談不上,但是生活過日子沒問題,保管比種地掙的多。
紀同忠一聽姐夫這番話,立即高興起來。
“哎呀,還得是我二姐夫啊,就是厲害。
那行,那我就不栽參了,聽二姐夫的,倒騰山貨。”
紀同忠就是這麼個人,耳根子軟沒啥主意,聽風就是雨,所以得有個人在後麵掌舵指揮方向。
“四姐夫,你看二姐夫都給你出招兒了,你就聽他的吧。
二姐夫的為人咱都知道,他讓你乾啥肯定是為了你好。”
那邊,李宗良和曆誠容都點頭附和。
他們都覺得,許世彥出的這個主意不錯。
他們就是有工作,那時候都忙得夠嗆,不然,他們也去收牛毛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