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個棚子分成了兩部分。
一邊也是搭著架子,架子上頭擺著一個一個的長條形木頭槽子。
木頭槽子裡麵栽培的是草莓,這會兒有些果子熟了,就掛在槽子外頭。
一顆顆紅豔豔的果子,看著也格外稀罕人。
棚子另一頭,也是木頭槽子,但是能寬一些高一些。
槽子裡頭,密密麻麻的都是刺嫩芽杆子。
此刻大部分刺嫩芽都已經萌發了,上麵鼓出個芽苞來。
有的可能是發的早,這會兒快有半搾高了,正是吃刺嫩芽的好時候。
“行啊,你可真能琢磨,這些東西大冬天可真是稀罕物。”
林啟越逛了下兩個花棚,給他稀罕的不行。
“哎,你說這玩意兒能不能大量生產?
咱參場職工冬季也沒啥事兒,要不然咱整點兒這些東西試試?”
林啟越看著眼前這還帶著些紫紅色的刺嫩芽,真有點兒饞了。
“目前來看,蘑菇可以,技術已經完全成熟了。
正好冬季卻蔬菜的時候,如果咱們弄暖棚培植蘑菇,趕在元旦春節期間上市,確實可行。”
許世彥沉吟片刻說道。
“刺嫩芽這個不好弄,我這是從伐區那邊直接撿回來的,發這一茬芽子後,那杆子就廢了。”
這些刺嫩芽杆子都是清林時割斷了的,沒有根,而且這玩意兒好像也不能扡插成活。
目前這種方法,其實就跟買回家幾枝花苞,插水裡讓花開了差不多,等花開過就沒用了。
“如果能有什麼辦法,咱可以人工種植的話,或許也行。
不過這東西成本高,再趕著冬季上市,一般人我感覺夠嗆能接受。”
刺嫩芽在三十年後,正當季的時候能賣三四十塊錢一斤。
那時候人們都認識上來,這個山野菜的價值。
放現在的話,感覺不是很行,太貴了,一般人舍不得買。
林啟越點點頭,“行,這玩意兒等以後咱慢慢商議。
來,趕緊摘吧,彆耽誤時間了。”
這些都可以日後商議,眼下趕緊去縣裡要緊。
林啟越、許世彥,還有司機趕緊動手。
養殖場冬季沒那麼多活,工人也都閒著,大家都跑來幫忙,這下把能摘的都給摘下來了。
“哎呀,咱這是不是整多了?管書記一家哪能吃的完?”
等著都摘完了一歸攏,林啟越目瞪口呆傻眼了。
這些人乾活的太實在了,好家夥,地上竟然擺了十來個箱子,全都裝滿了。
好像他們就帶來兩三個啊,那些哪來的?
“不要緊,那就連常縣長、薑副縣長那邊,咱一起都送點兒去。
咱這也算是冬季利用農閒時間創收的小試驗,給領導們看一看試驗成果唄,對吧?”
許世彥主意快,立刻想到了。
單獨給一個人送不太好,左右弄了這麼多,就不如送過去。
領導辦公室那些人分一點兒,都嘗嘗新鮮。
指不定從這裡麵,還真能整出點兒發財的道道兒呢,不也是件好事麼?
正好,他們也有借口了,要不然去了聊啥?
彙報工作?還是直接了當打聽事兒?那像話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