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桂蘭婆媳兩個預備好包餃子的麵和餡兒,於是把麵板、蓋簾放到炕上,開始包餃子。
許世彥洗手擀皮兒,許瑾萍和許瑾慧倆人也去洗了手,過來幫忙包。
彆看許瑾慧還小,這手倒是不笨,那餃子捏出來小巧玲瓏的格外好看。
許海源往麵板上看了一眼,趕緊扭頭。
不行,這玩意兒看一回受打擊一回,他也練過好多次了,就是包不好,還趕不上三妹包出來的好看。
太打擊人了,傷心,還是看電視吧。
韭菜餡的愛出水,所以先包韭菜餡,包完一蓋簾,立刻蓋上乾淨的白布,端到外麵棚子裡。
這塑料棚,白天有太陽的時候挺暖和,晚間溫度降下來,也有零下十來度。
餃子放到棚子裡,等到十來點鐘的時候,正好外皮凍硬了,裡頭的餡還沒凍透,比放在屋裡好。
不到七點就開始動手包餃子,乾活的人又多,彆看許瑾慧小,包餃子一點兒不落下。
所以八點半來鐘,這餃子就全都包完了,正好可以安心看晚會。
今年的晚會挺熱鬨,各路笑星齊上陣,相聲、小品都非常精彩。
中間有個節目,是本省遼源第二實驗小學選送的,兒童集體速算。
這個節目,吸引了許瑾萍的注意力。
看著電視裡那些孩子飛快的算出主持人報出的數字,小姑娘立時瞪大了眼睛。
“爸爸,我要學這個。”
許世彥聽了,隻能苦笑,“閨女,你好像過年紀了,你看,他們都比你小。”
據說,這種速算最好從一年級開始就訓練,在孩子腦海裡模擬小算盤。
通過一些口訣,和高強度的計算訓練,使孩子形成一種機械記憶。
所以在聽到主持人報數之後,就會非常快的給出答桉。
許世彥也不懂這個具體是怎麼訓練的。
反正上輩子好像有幾年,本省這個心腦速算的培訓特彆多,好多孩子都去學
也就火了那麼一段時間,後來就銷聲匿跡沒人再學了。
據說,這個對數學能力提升並沒有太大作用。
尤其是到了初中高中,數學更注重的是邏輯性和思維性,這種速算就沒啥用了。
“而且,這個咱本地沒有,你沒聽見麼?這是遼源的,離著咱這兒挺遠呢。
我就算能送你去,你也隻能寒暑假過去培訓一段時間。
平常不練習的話,很快就會生疏了,到最後也沒啥用。
你要是真喜歡數學,倒不如下回我出門的時候,專門給你找點兒數學類的書買回來,你自己看。”
東崗這邊是鄉下,發展的慢。
這些興趣特長班,最少也得五六年後,才能傳過來呢。眼下,這個是真沒有,學不了。
“好吧,那就不學了,爸爸你記得啊,下次給我多買點兒數學書回來。”
許瑾萍沒犯強,非得要學。爸爸既然說學不了,那就算了吧。
於是,父女對話結束,大家夥兒又聚精會神的看電視。
隨著電視裡精彩的表演,逗得大家都哈哈大笑。
精彩紛呈的節目,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讓人忘記了時間的流逝。
忽地一陣鞭炮聲,提醒了周桂蘭,扭頭一看,哎幼,快十一點了。
“得,咱趕緊燒水煮餃子吧,彆耽誤了發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