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世彥想要泉陽的那個廠子,主要是那邊泉陽泉的品質和湧水量吸引人。
至於說廠房、工人啥的,還在其次。
在羊城這幾天,許世彥接觸了不少各地客商。
其中有幾位港商,有意向與許世彥合作大桶礦泉水生產銷售。
除了港商之外,東夷客商、南韓客商,都有這個意向。
許世彥也覺得,這是未來發展的一個方向。
他們可以提前布局,先從出口開始,等以後國內興起了,也可以搶占先機。
但好礦泉水不止泉陽有,其他地方也有,真沒必要死磕這一棵老歪脖子樹。
這邊的優勢就是,廠房設備現成,接手就能生產盈利。
如果彆處建廠的話,最快估計也得入冬前後,才能投產,有點兒耽誤事。
這也是許世彥還能耐心跟李景昱談的原因,要不然,他早就打電話給邵勇了。
“許總,那個我打電話過來,主要是跟你談,泉陽廠子的事情。”
李景昱一聽,許世彥東拉西扯的就不主動提,他著急了,也顧不上那麼多,隻能先提起這話題來。
“哦,廠子啊,那個,我在考慮呢。
李書記你也知道,我在農大有幾個不錯的朋友,有一個現在是靖宇的書記了。
靖宇那邊水源也非常好,我們正商議著,想要去那邊建廠。
那邊給的優惠力度特彆大,一分錢不要,廠子落成以後,還五年免稅呢。”
這話,倒也不是許世彥忽悠人,前世真有這麼回事。
就是那個大自然的搬運工,原本是要在這邊投資的。
這邊獅子大張口管人家要上百萬,就沒談成。
後來人家去了靖宇建廠,那邊就是一分錢沒要,各類稅費一律減免,隻要從當地招工就行。
前世今生對比,許世彥就發現,縣裡的一些行事風格,真的是一脈相承。
上輩子是不是李景昱不知道,但這見利咬三分的習慣,還真是都一個德行。
相比之下,格局屬實太小,也難怪這邊一直都發展不起來。
李景昱一聽,整個人都木了,那邊也太狠了吧?
“許總,那你要是能接了泉陽的廠子,縣裡也可以給最大的優惠。
我們也免五年的稅,這樣成麼?”李景昱一咬牙,狠下心來說道。
電話這頭,許世彥嘴邊扯出抹笑容來。
“李書記,這樣多不好啊,聽說縣裡為了泉陽的廠子,拿出去不少錢呢,我哪好占便宜啊?
要不然,伱還是另外再找人合作吧。”
這個優惠還可以,但是還不夠,許世彥繼續拿喬。
“彆,彆,我們隻信得過許總。”李景昱一聽,連忙表態。
“許總,條件你提,隻要你能把廠子接過去就行。”
現在就等於是兩手捧個刺蝟,捧著不行紮手,扔了還舍不得,李景昱都快鬨心死了。
“哎,李書記,你都把話說到這個份兒上了,我還能說啥?
這樣吧,一百六十萬,泉陽廠整個兒轉給我們,我也不用你免五年,免三年就行。
還有,工人沒編製,全都按臨時工走,簽三年合同。
合同期滿,好的留用轉正式工,不好的直接走人。
工人的思想工作,你們去做,反正不想留下的隨便,我可以另外招工。
你要是覺得可以,我立刻就安排人過去簽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