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了曲佳成、高明遠,還有青山溝鄉的乾部後,薑福海等人幫著把桌椅等物件都給各家送回去。
然後又把許家眾人安排著住下。
許成厚老兩口跟許世全夫妻住東屋,許世先領著媳婦孩子住西屋。
許世安兄弟幾個,則是各自帶著媳婦孩子,住到石家溝其他人家。
分開住能方便點兒,畢竟各家雖然地方夠住,但被褥不一定有那麼多。
孩子們白天都玩嗨了,睡的又晚,這一宿睡的可香了。
就是早晨起來的時候,身上多了幾個蚊子包。
這個也正常,石家溝這邊山多林多,蚊子肯定也多。
許世彥一看孩子們又疼又癢的直撓,就讓他們趕緊去洗臉,洗完臉抹上藥。
以前,石家溝這頭,家裡有臉盆的人家很少。
門前就是小河溝,不管春夏秋冬,一出門蹲在河邊就能洗臉了。
如今日子好了,家裡倒是有臉盆,也還是很少用。
孩子們按照胡春花的指點,都蹲到小河溝邊上,撩起兩把水洗臉。
河溝的水清澈冰涼,洗一把臉頓時就清醒了,格外舒服。
等孩子們洗完臉了,許世彥找出藥膏來給他們抹上。
還彆說,那藥膏抹上之後,清清涼涼的,也不怎麼癢了。
孩子們都皮,也就不管那些了,在園子裡打鬨著。
早飯是在許世全這邊吃的。吃過飯,許世先幾個人去鄉裡商店,買了些香、燒紙等物品。
眾人拿著東西,沿著昨天許海波他們上山的路徑,往南拐了一下,就來到了許家的祖墳。
這邊埋了許家幾代人,許世全的爹媽目前在最下麵,許成厚的爹媽在上麵一排。
跟東崗那邊的習俗不太一樣,這邊的墳都很小,一個個小墳包十分不起眼。
墳前也沒有碑,除了三塊石頭搭起來的墳門,彆的啥也沒有。
許世先他們不解,就悄聲問了下周桂蘭,聽周桂蘭說,這邊就是這樣的習俗。
許成厚領著兒孫們,來到他爹媽的墳前,擺了供品,點香燒紙。
其他的墳頭前,也都分過去一些燒紙。
老爺子嘴裡還念念有詞的在那叨咕。
無非也就是請爹媽原諒,這些年他沒能回來。
接著,又讓兒子們都上前來,挨個兒介紹介紹,至於孫子輩兒的,都沒成年呢,就彆靠前兒了。
“爹、媽,我帶著兒子孫子,回來看你們了。
老許家到這一輩兒上,真的出息了。
兒子當年糊塗,敗光了家業,不得已背井離鄉去了撫鬆。
好歹算是闖出來一條路,孩子們也都有工作有前程。
爹媽地下有知,就多保佑孩子們旺旺興興的,將來都有出息。”
許成厚一邊說著,一邊用棍子撥弄著燒紙堆。
這年月的燒紙多數還是那種挺厚的草紙,點燃了煙挺大。
可能是讓煙熏了下,許成厚這眼睛就有點兒紅,於是抬手抹了抹眼角。
許世先等人一見這樣,忙上前來,扶著許成厚站起身。
然後接過許成厚手裡的棍子,一點一點撥弄著燒紙堆,使燒紙能充分燃燒。
待紙全都燒完,變成黑灰之後,再用棍子都撥開,確保沒有留下火星。
雖說七月裡草木旺盛,一般不容易起火災,那也得小心,萬一出事就不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