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這邊靠海,對於從來沒見過海的孩子們來說,什麼曆史文化都不如眼前這片海。
在陪同人員的幫助下,一行人坐上漁船,到大鹿島上玩了很長時間。
隨行的人還給許海源、許瑾萍他們講了當初的甲午海戰,還有毛文龍抗金的碑文,以及英吉利當年在這建立的航海燈塔。
幾個孩子都聽的入了迷,同時也對當時朝廷的腐敗萬分唾棄。
許世彥覺得這個挺不錯,既讓孩子們玩了,還接受了教育,挺有意義。
當然,照片也是少不了的,許世彥拿著相機,給父母妻兒照了好多相。
還拜托陪同的工作人員幫忙,給他們一家合影留念。
在島上玩夠了,他們坐船重新返回東溝,在這邊吃了頓很有特色的午飯。
儘管這時候還不是海鮮最肥美的季節,可工作人員還是很用心,幫忙安排了。
丹東最出名的黃蜆子、麵條魚,還有螃蟹等。
這下可把許海清高興壞了,逮著就是一頓吃,要不是肚子裝不下,估計他能一直吃。
許世彥一行,在丹東住了兩天,各處轉悠了一圈。
許世彥還帶著許海源他們,去爬了下虎山長城。
孩子們倒是玩的挺高興,一點兒也不想家,可許世彥夫妻不行啊。
家裡那麼多事情呢,哪能一直在外麵玩?
於是,十九號晚間,跟這邊的人辭彆。
丹東這邊的人,一再挽留不成,就給許世彥買了不少東西,讓他們帶回家去給親戚朋友分一分。
許世彥推辭不過,隻能收下。
然後悄悄跟農業局那位說,今年冬天還會在這邊定一批海貨,可以多預備點兒。
對方很高興,這幾天的招待總算是沒白費,今年冬天又可以多收入一筆了。
二十號一大早,許世彥和蘇安瑛開車,離開丹東往回走。
回程沒有亂七八糟的事情耽誤,開車趕路就比較快。兩天的時間,總算趕回東崗。
家裡這邊,蘇安芬、蘇安珍等人每天都給楚老做飯,給兩邊燒炕。
這邊提前接到了許世彥的電話,知道他們大概二十一號晚間到家。
所以大家夥兒做好了飯菜,在家等著。
傍晚時分,許世彥夫妻開車到家。
許成厚和周桂蘭下車的時候,就感覺腿都是軟的,走路就跟踩在棉花上一樣。
這是長時間坐車,血脈不活的緣故。
“叔、嬸子,你們可算回來了,這一路咋樣?還順利吧?”
紀同忠等人聽見了停車的動靜,急忙出去迎接,正好上前來,扶住了許成厚老兩口。
“出去倒是挺好,吃的住的都不錯,還各處玩了幾天。
就是惦記家裡頭,心裡頭長草,還是早點兒回來吧。”許成厚笑嗬嗬的說道。
這趟回去,總算了結了心事,又各處去轉悠了一圈。
以前從沒去過丹東,這回也去看過了。
老爺子心滿意足,彆看坐車挺累,這臉上的笑,可一直沒停。
“楚老哥,這些日子沒在家,你自己孤單了不?
這回我就沒啥心思了,往後咱老哥倆成天下棋喝茶水。”許成厚看見楚瑄淮,笑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