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保健品廠的定位,許世彥夫妻商議過,決定推出一兩款主打產品,做重點推廣。
其他的產品也都做,儘量做到全麵覆蓋參業公司目前所有產品類型。
要做到類似,但又不是完全相同,比如稍微改動一下配方、劑型等。
在彆人還沒意識到可以跟風之前,搶先占領市場,把錢掙到手。
等著其他人想起來跟風抄襲的時候,再推出升級版,讓跟風的人永遠攆不上。
保健品廠成立初衷,就是儘量推廣人參製品,打開國內銷路。
所以,廠子這邊每一個產品裡麵,都是以人參為主要原料。
可想而知,對人參的需求量肯定不小。
三個店鋪、一個保健品廠,再加上蘇安瑛這幾年積攢下的老客戶訂貨,這個數量可就非常大了。
九零年秋季,省、市相關部門製定了人參收購指導價格,也就是最低保護價。
特等普通鮮參,每公斤二十二元,一等每公斤十七元,二等每公斤十三點五元,三等每公斤十元。
二十支普通紅參,一等的每公斤一百三十六元、二等的每公斤一百二十二元、三等的九十五元。
三十二支普通紅參,一等每公斤一百零五元、二等每公斤九十四元、三等每公斤七十三元、
四十八支普通紅參,一等每公斤八十三元、二等每公斤七十五元、三等每公斤五十八元。
後麵還有六十四支、八十支、小抄、紅直須、紅彎須、混須等品類的價格,依次遞減。
同等級邊條參,一般可以達到普通參的兩倍。
當然,這隻是指導價,市場價會有稍許上浮,但是也不多。
照著現在的行情來說,一丈棒槌起二十六斤。
如果大支頭多點兒,條再好點兒,說不定能賣四五百塊錢。
要是趕上有水鏽的,身條再差一些,一丈也就賣個兩三百塊錢。
這點兒收益,跟八六八七相比,那簡直是天差地彆。
甚至連去年的價格都比不上,簡直便宜到家了。
好多人都說,這還趕不上大蘿卜了呢。
可是能有什麼辦法?
大宗人參還是依靠出口,國外客商死咬著壓低價格,還不肯大量收購,光指著國內,能消化多少?
參農眼見著賠錢,一個個心疼的直跳腳,可他們能怎麼辦?
有幾個敢說,貨不賣了,留在家裡放著?
那得是底子非常厚,不指望這一兩年棒槌賣錢過日子的。
普通老百姓家裡,真沒幾個這樣的,都急著往外賣貨。
一家老小還等著吃喝,明年的參地還等著用錢呢,誰敢把貨壓在手裡不賣?
黃勝利、趙建設等公司幾個股東家裡的人參,全都加工各類產品送去各個店麵出售,爭取做到利益最大化。
除此之外,蘇安瑛安排了馮越、黃勝凱等人,在東崗參市上大量收購人參,乾的、鮮的、各個等級都要。
邊條和優等的參,留著在店裡出售,或者賣給訂貨的客戶。
次等的貨,隻是品相不夠好,其實藥效什麼的不受太大影響。
保健品廠留著用正好,可以降低成本。
做生意就是如此,要做到物儘其用,才能做到利益最大,掙的更多。
人參市場的行情依舊不好,不過有人大量收購,對參農來說,總歸是多了些希望。
好多人都在參市外頭的收購點兒排隊,等著往外賣貨,尤其是本地人,甚至一大早就過去排隊。
很多外地參戶得知有客商收購人參,乾脆就住到旅店裡,早早排隊賣貨。
一些跟風栽棒槌的企事業單位,得知蘇安瑛的公司大量收貨,就托關係、挖門子,想要把單位經營的人參都賣出去。
甚至有的人還異想天開,尋思著找到許世彥、周慶國、楊鈞顯幾個,賣個麵子,最好是價錢能高一點。
許世彥跟蘇安瑛早就想到這個了,所以提前就跟黃勝利等人言明,不管是哪個單位,也不管是找了誰的門路,都不好使。
收購點兒隻收零散參戶的棒槌,每戶每天最多收鮮參五百斤、乾貨二百斤。
這年月,普通參戶一年也就做貨二三十丈,能做貨五十丈的極少。
就算按照一丈二十六七斤鮮參來算,多數也就是六七百斤不到一千斤鮮參,一兩百斤乾貨。
按照目前的市場行情,多了能賣萬把塊,少了也就是幾千塊錢。
“鄉裡鄉親的,壓等級不要太狠,大家夥兒都不容易。
咱們少掙個塊八毛的不覺得咋地,在他們那兒多幾百塊錢,就能辦不少事兒。”
蘇安瑛在外地,少不得隔三差五就往回打電話,叮囑黃勝利、馮超等人,辦事要活泛。
“但是有一點記住了,不管那些單位找了誰,關係有多硬,你們都不許收。
不是他們瞎攪和,人參行情不至於到現在這地步。
他們都是公家的人,拿著公家的錢栽棒槌,就算是賠,也不是賠他們的錢。
有今天這後果,都是他們自找的,自己想辦法往外賣貨去,我堅決不收他們的貨。
誰要是不聽我的話,背地裡搞小動作,那不好意思,公司容不下這樣的人。
咱們這些年的交情,也就到此為止了。”
最恨人的就是這些單位,他們拿著公家的錢可勁兒往地裡投,行情好的時候掙不老少,行情差的時候就趕緊往外甩包袱。
原本今年的行情不至於這麼低,就是這些人沉不住氣,低價往外賣貨。
開春那段日子,好多單位都學著去羊城賣貨,各家爭相壓價往外甩,把行情給攪合的越來越差。
那段日子,蘇安瑛被氣的不行,如今她當然不肯收這些單位的貨。
有本事他們也去開店、辦廠啊?沒本事,那就隨便,砸手裡也是活該。
羊城的店鋪盈利不錯,首都和滬市的鋪子也收拾差不多了,即將開業,估計收益也不會太差。
再加上老客戶訂貨啥的,雖說行情還是不好,但公司前景不錯。
而且保健品廠還沒開始呢,有許世彥和蘇安瑛領頭,大家都對保健品廠充滿了信心。
這種情況下,誰會傻乎乎為了不相乾的人,耽誤了自己掙錢?
“蘇總放心,我們都盯著呢,沒人敢瞎胡鬨。”
彆說蘇安瑛恨那些人,黃勝利他們也恨啊。
就因為他們,開春那些貨,差點兒賠錢。
現在找過來想要賣貨?快一邊兒去吧。
首都和滬市那邊的鋪子都是現成的,隻要簡單收拾一下就可以。
雖說比羊城那邊的小,隻做零售和小額批發,也是足夠用了。
羊城那邊的店,交給了蘇安芬負責,首都的鋪子,則是交給了蘇安珍和南振東夫妻。
蘇安珍在東崗的時候就幫著忙活山貨莊,到羊城又跟著忙活店麵開張的各項事務,也算是鍛煉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