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什麼玩笑,真當他膽子肥到這個程度了,還敢質疑老爸的決定?
他要是敢說,不用等著年後回東北了,他爸現在就能回來,打斷他狗腿。
“那你費什麼話?
小姑和小姑父過來,今年咱們一大家子可以湊在一起過年,多好啊?
不就是振林和小瑜兒麼?咱們五個,還哄不了倆娃?
有你在呢,振林喜歡你,怕什麼?”
許海源瞅著他弟,扯了扯嘴角,輕描澹寫的笑道。
說來也怪,韓振林那娃,最喜歡的就是許海清。
去年回東北的時候,韓振林就成天跟在許海清屁股後麵。
餓了讓許海清喂,渴了讓許海清給倒水,累了就讓許海清抱。
誰也不知道咋回事,反正他就最得意許海清,極少找許海源。
“可彆,他不得成天纏著我,讓我給他講故事啊。”
許海清哀嚎一聲,一臉的生無可戀。
簡直後悔死了,當初他就不該一時人來瘋,非得給小表弟表演一個孫猴子耍金箍棒大鬨天宮。
結果就被小表弟賴上了,成天跟在他屁股後麵,喊著哥哥猴子。
“希望這屁孩子回去一年,早就忘了我,這回說啥,我也不給他演猴子了。”
許海清癱在沙發上,雙手合十,許願道。
其他幾個人一見許海清這模樣,都笑的不行。
活該,誰叫他一天上躥下跳就像個猴子似的?那還用演麼?活脫脫就是啊。
第二天上午,韓立偉和許世琴帶著孩子來到羊城。
韓立偉直接去了駐地,許世琴帶著倆孩子來珍草堂,把倆孩子交給許海源他們,然後也趕緊去忙了。
沒辦法,剛到這邊,總得有個住處吧?
房子倒是組織上分配的,可裡頭啥都沒有,不得去采買置辦?不得好好布置一下?
他們剛過來,保姆還沒找呢,全得自己動手,帶著倆娃怎麼乾活啊?
就隻能勞煩侄兒侄女們,幫忙看著了。
好在韓振林和韓瑜倆孩子早就習慣了爹媽經常不在身邊,見許世琴離開,倆娃不哭不鬨,乖乖跟著表哥表姐。
原本以為,一年沒見了,韓振林和韓瑜都該不認識哥哥姐姐了呢。
沒想到,韓振林一看見許海清,立刻就爬到他腿上,摟著許海清的脖子。
“哥哥,孫猴子。”
好麼,這孩子,記性倒挺好,一年沒見,也沒忘了他哥的孫猴子。
許海源等人一聽,全都哈哈笑了起來,“完了,你在振林眼中,就是孫猴子了。”
許海清哭笑不得,“振林啊,我是你哥,不是孫猴子。
你哥現在累得慌,蹦躂不起來了,咱就忘了孫猴子這事兒吧。”
隻恨當時年少啊,太不穩重了,乾嘛扮孫猴子呢?
這下得,都過一年了,小表弟還記著呢。
“不、不,就要孫猴子,孫猴子。”
韓振林卻犯了擰勁,不管許海清咋說,他就惦記孫猴子。
“來,聽話,哥給你講故事,今天哥給你講一段嶽飛傳好不好?
講哪一段呢?就講八大錘聚會牛頭山,小將嶽雲錘震金蟬子,怎麼樣?”
這幾天孩子們都玩瘋了,昨晚上這一歇下來,就感覺身上都懶得慌。
還演猴子呢?他現在最想演木頭,往那兒一躺一動不動才好。
可小表弟就找他哄,他要是不好好哄著,一會兒這混世魔王哭了,更麻煩。
所以許海清隻能采取其他辦法,給小表弟講故事算了。
西遊記他不敢講,生怕小表弟聽高興了又讓他演猴子,還是換個故事安全點兒。
韓振林倒是挺給麵子,一聽說講故事,點點頭。“嗯,聽故事。”
沒猴子,聽故事也行,反正表哥會講的故事多。
就這樣,許海清使出看家的本事,給大家來了一段兒嶽飛傳。
還彆說,這小子講的真挺好,繪聲繪色格外生動。
就連韓振林這個四歲的娃,也被吸引了,窩在哥哥懷裡,樂得直拍巴掌。
人都說淘氣的孩子不愛哭,這個不假,光作禍去了,哪還有工夫哭?
韓振林和韓瑜兩個就這樣,彆看人小,淘氣可不小。
跟著哥哥姐姐們一起,不是逗狗就是抓貓,再不然就奔著院子裡那口大缸裡的魚使勁。
反正小院裡這點兒東西算是遭了殃,讓孩子們給禍害的不輕。
倆娃成天跟著哥哥姐姐們胡作,活動量大,餓的快,這飯量自然就大。
許瑾萍特彆有耐心,單獨給他們做吃的。
倆娃一點兒也不挑食,吃的可香了。
晚間韓瑜跟著許瑾萍姐倆睡,韓振林跟著許海清睡,白天玩的累了,晚上睡得也香。
三天後,許世琴夫妻來接孩子。
結果倆孩子死活不肯走,他們要跟哥哥姐姐在一起,這邊好玩。
“小姑,要不然就讓振林和小瑜兒住在這邊吧。
今天小年,我爸我媽估計也該回來了,正好剛才萍萍去買了肉和菜,咱一會兒包餃子吧。”
許海源一看表弟表妹躲在許海清身後,咋地也不肯走,隻得幫忙講情兒。
南方挺多地方,都是臘月二十四過小年。
許海源他們不知道,還是照著東北的習俗。
所以上午就去買了肉和菜,準備等著父母回來,一起過小年。
正好許世琴夫妻過來了,那咋地也不能讓他們走啊,就一起留下來熱鬨熱鬨。
孩子不肯走,許世琴也沒轍。
“你單位那頭有事麼?要不然,咱今天就在這邊陪陪孩子們?”
許世琴扭頭去問韓立偉,征求他意見。
“單位沒啥事兒,該安排的都安排好了。”韓立偉搖搖頭。
他這剛到這邊嘛,領導特地給批了假期,讓他先把家安頓好。
就這樣,許世琴兩口子也留在這頭,眾人一起動手,做了好幾個菜,還包了不少餃子。
除了白菜豬肉的餃子外,還包了香孤牛肉、韭菜雞蛋蝦仁的餃子。
其實在羊城這邊,餃子是當做點心的,不做主食,過小年人家也不吃餃子。
可許瑾萍他們才不管這些呢,走到哪裡,東北人愛吃餃子的習慣也不能丟啊。
過小年,那必須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