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好玩的是,有網友調侃吐槽:“參加的是撿拾垃圾的挑戰,結果看到有人在抽煙,一直盯著他看,等著他把煙抽完,隨地一丟。
然後,本來想要上前去撿起來,結果好家夥,居然有好幾個人和我想法一樣!
連做善事都得眼明手快也是沒誰了!”
“誰說不是?以前看到有人丟飲料瓶,或者吸管杯,都很討厭,可是不知道為什麼,最近就下意識的看到彆人喝飲料,就期待著對方能把瓶子隨手一丟,這樣,我就有機會了!結果,一個個居然都變的文明無比起來.”
“你能想象嗎?過個斑馬線,過去有人闖紅燈,趕黃燈,旁人頂多也就是腹誹一句:找死啊!可是現在,一旦有人想要闖紅燈,趕黃燈,居然一下子能有好幾個人攔著!秩序都變的好多了!真正的詮釋了什麼叫人多力量大啊!”
“我們家小區樓下,平時流浪貓什麼的很多,經常可以在垃圾桶區域看到,也沒人去喂,甚至還經常有人投訴到物業。讓物業驅趕。
可是日行一善活動出來之後,好家夥,每天樓底下,那些流浪貓吃的比家貓還好!就是不知道這種情況能持續多久!”
不過隨著“日行一善”活動如火如荼地進行,一些始料未及的“烏龍善舉”也開始浮出水麵。
比如一位網友看到老人提重物,主動幫忙,結果老人警惕地拒絕:“你是不是想騙我?”
視頻引發熱議,最終警方官微轉發並提醒:“幫助他人也要注意方式,可以先詢問是否需要幫忙。”
某位大學生在社交平台曬出視頻:“他見一位老太太顫巍巍地拎著菜籃上樓梯,立刻衝上去搶過籃子想幫忙,結果老太太嚇得一哆嗦,菜籃打翻,番茄滾了滿台階。”
視頻配文:“現在老太太邊撿番茄邊罵我‘小赤佬’,這算行善還是行凶?”
評論區笑炸:“建議下次先喊‘我是陳默派來的’(狗頭)”
“日行一善附加題:如何讓受助者相信你不是騙子?”
更離譜的是杭城一名網友的遭遇——他參加“關愛流浪動物”挑戰,偷偷把小區裡總衝他齜牙的哈士奇綁去寵物店洗澡,結果狗主人報警稱“偷狗”,最後調監控才澄清誤會。
楊蜜在轉發中笑哭:“建議挑戰前先確認狗項圈上有沒有電話號碼!”
連明星們也未能幸免。景恬發起的“舊衣捐贈”活動中,有粉絲把祖傳的刺繡旗袍當“舊衣”捐出,倉庫工作人員發現時差點暈厥:“這針腳絕對是非遺級彆!”
景恬連忙發文呼籲:“行善需謹慎,捐前請三思啊!”
麵對這些啼笑皆非的狀況,陳默這邊的團隊火速推出《日行一善避雷指南》:
幫助老人前先微笑詢問:“需要搭把手嗎?”
投喂流浪動物時優先選擇物業公示的定點投喂區;
捐贈特殊物品前可拍照@官方賬號鑒定。
網友調侃:“現在做慈善都得考《情商資格證》了!”但更多人發現,這些“翻車”案例反而讓活動更接地氣。一位社區民警的微博道出關鍵:“善意需要智慧護航,但笨拙的善良也比冷漠強——至少那筐打翻的番茄,最後被圍觀群眾一起撿完了。”
一時間,日行一善計劃的推出居然讓那句“整個世界充滿愛”都有些照進現實了。
而網友們的評論是對這場“日行一善計劃活動”的最佳注腳。
“以前覺得公益離我很遠,現在發現,原來‘日行一善’可以這麼簡單又有趣!”
“看到那些曬圖的普通人,突然覺得這個世界也沒那麼糟糕嘛~”
“我昨天幫鄰居奶奶拎菜,她給我塞了個蘋果。結果回家發現,我自己的善舉獎勵還沒這個蘋果甜……”
網絡上也出現了“日行一善”的成果曬圖評比。
有快遞小哥在愛心水派發點與環衛工人擊掌,冰櫃貼滿網友手寫祝福便利貼!
有延時攝影下的社區回收站,舊衣物以肉眼可見速度堆成彩虹色小山!
還有視頻片段:幼兒園小朋友排隊給流浪貓喂食,結果奶聲奶氣地背誦“狗狗不能吃巧克力哦!”
一時間,讓人有種錯覺,整個社會的戾氣,不管是網絡上還是現實當中,都降低了不少。
不過,再好的活動,也總有一些人鑽空子。
活動進行到第十天,陳默正翻看後台數據報告,突然被一組異常數據吸引——某三線城市舊衣回收站的單日接收量竟超過北上廣深總和。
他點開詳情頁,監控畫麵裡排隊捐贈的市民隊伍蜿蜒數百米,更詭異的是幾乎每個人都拎著印有相同lo的服裝袋。
這特麼的傻子都能看的出來有問題了。
很快地,陳默就讓人去查了。
結果調查報告讓陳默他們都有些嘩然,原來當地服裝廠老板為完成“舊衣捐贈挑戰“企業KPI,竟將積壓庫存剪標後偽裝成二手衣物。
如果隻是這樣那也沒什麼,畢竟,如果真的捐贈了,也算是但行好事!至少是真的捐了。
然而真的是這樣嗎?答案是否定的!
諷刺的是,這些“捐贈衣物“經公益平台分揀後,有三分之一又流回該廠合作的翻新渠道。
“這叫哪門子日行一善?“楊蜜氣得把報告摔在桌上:“根本是鑽空子搞灰色產業鏈!“
劉一菲突然輕咳一聲:“其實.我昨天收到粉絲私信。“
她調出手機照片——某網紅直播“給環衛工送早餐“,鏡頭前熱情洋溢,鏡頭後卻把食物扔進垃圾桶。高清特寫裡,塑料袋上還貼著“日行一善挑戰第6天“的標簽。
現場驟然安靜下來。
範彬彬轉動著鋼筆苦笑:“咱們這是捅了馬蜂窩啊?“
陳默對此倒是見怪不怪了,其實這種事情本無傷大雅,畢竟,你不能指望真的憑借一個活動就能讓所有人都變成好人。
他淡淡地道:“不,這是照妖鏡而已!”
“有問題不怕,我們改就是了!”
行動比想象中更快。
次日淩晨,企鵝公益平台全麵升級,每件捐贈品都生成唯一數字指紋。
網友點開“善行地圖“,能實時看到自己捐贈的舊書被錄入山區小學圖書館,捐贈的衣物出現在物資清單裡。
而真正的轉折點出現在第三天。抖音上突然爆出“最硬核日行一善“視頻:貨車司機老李記錄自己阻止捐贈物資被倒賣的全過程。
畫麵裡他死死按住倉庫大門,對著鏡頭喊:“老子連續七天淩晨四點幫搬物資,不是給這幫孫子做嫁衣的!“
這條粗糙的豎屏視頻獲得8000萬次播放。當晚,“日行一善計劃”就聯係了這位司機,成立“善行護衛隊“民間監督組織。
令人意外的是,報名人數半小時突破十萬,其中不乏律師、會計師等專業人士。
“這才是活動該有的樣子。“
劉一菲靠在陳默肩頭翻看報名名單,“善意需要守護者,就像“
“就像我需要你們管住楊蜜彆搗亂?“
陳默突然接話,成功讓正在偷拍他的楊蜜手抖。手機鏡頭捕捉到神仙姐姐瞬間漲紅的臉,以及陳默得逞的壞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