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道聖旨!
三道聖旨?!!
這一刻,近乎所有人都傻了眼,聖上這是不願意浪費絲毫的時間,甚至迫不及待的讓雲徹回京。
一次就發了三道聖旨,古往今來,可有此事?
而且今日這一係列運作之下,那位皇帝,幾乎是將他們的大將軍逼到了絕路。
三十萬大軍收複帝京,每日消耗的糧草,可是一個天文數字。
而趙皇先將糧草截斷,言稱朝廷無糧草。
然後又許以高官厚祿。
之後再徹底斷了他們的後路,將三路大軍拆分開來,甚至給左路大軍的李南佑,封侯賜爵,以定三軍!
前方帝京,城高牆厚,三路大軍尚在、糧草豐足,尚且難以攻破。
若是再加上以上限製,擺明了,當今陛下根本沒有想過攻取帝京……
如今連發三道聖旨……幾乎不用想,在這一刻,他們就已經知道了答案。對於雲徹將軍而言,甚至對於他們而言,最好的選擇就是,立刻回京,然後領取賞賜。
此刻,眾將不甘,然而,卻又無能為力。
那幾道聖旨,如同大山,根本不容他們違逆……
“雲徹將軍,這兩道聖旨的內容,將軍還是親自看吧……”
“陛下早就明言,此次攻伐帝京,變數太多,根本不宜攻城。再者言……將軍回京之後,又不是不讓將軍領兵作戰了,休息一段時間,來日等我趙國兵精糧足,將軍便可再度率軍,屆時趙國上下,必定全力協助,以求將軍功伐拓跋,一雪前恥!”
此話說完。
徐公公再度看向四周,發現那些將士,雖然不甘和憤怒的情緒依舊濃鬱,但現在已經不得不低頭。
甚至,在聽到“來日北伐”的時候,他們甚至還生出一抹希望。
這就對了!
此次三道聖旨,削的就是你們的“戰心”!
百戰之軍,若無戰心,也將是一盤散沙,屆時,雲徹再想拒絕聖旨,也由不得他了。
而想到這裡,徐公公又是袖中一抖,一道密信再度出現,隻不過細看之下,卻發現這封密信,並不是剛才那樣的暗黃色,邊角還有趙皇的私印。
而麵前這封,是臨安極為珍稀的“雪梅紙”,不僅像雪一樣白,細嗅之下,甚至還能聞到,如同梅花一樣淡雅的香氣,而就在邊角,則是一行極為秀氣唯美的小字。
“雲徹將軍,奴婢此次前來,公主殿下也是擔憂的緊,還特意讓奴婢帶了封信前來送予將軍,北伐多是苦難,將軍難道就不想回到臨安嗎?”
話音剛落。
四周的將士再度一愣,一些職位高的,均是想到了某些傳聞。
當今趙皇無子,隻有一女,且和雲徹有舊。雲徹進入軍中,雖然曾立下大小軍功,然而最開始,卻被人冒領,乃至被打壓,以至於無法晉升,這種事情在趙國軍中並不常見。
而在之後的一次剿滅叛匪的過程中,雲徹曾與那位領兵作戰,且女扮男裝的長公主並肩作戰。
此後,雲徹所立軍功,均能得到加倍賞賜,一直到獨自領兵作戰,一萬、五萬、十萬……乃至現在,直接以趙國曆史上最年輕的將領,做北伐三路大軍的主將!
想起那位曾經,女扮男裝過的長公主,眾人心中再度升起一道無形的“檻”。而這道檻,也恐怕是眾人皆知,但無法說出口的“退兵理由”之一了。
畢竟,一旦收複帝京,趙國將真正渡過“景瑞之變”。到時候,定會有臣子,為了趙國的江山社稷,提及“立儲”!
而當今趙皇“無子”,若是朝野之上,提倡將此前景瑞帝的血脈“立儲”,那對於朝局而言,將是驚天巨變!
要知道,當今趙皇,某種程度上並不能算作真正的“一言九鼎”。豪族牽扯、仕林紛爭,黨羽派係,這些都需要趙皇衡量,甚至還有那位曆經三帝、依舊活著的“國師!”
若是幾方聯合起來,那時,已經年老的趙皇就算不想同意,也得同意!
所以,趙皇不讓攻打帝京,讓雲徹退兵,未免沒有繼續拖著的心思,隻要帝京還在,北伐就隻能是一直北伐,至於帝位傳承,趙皇還可以繼續拖……
直到生出兒子!
隻是……
這些背後的“深思”,他們以前就算想到,也認為不是必然要素。
起碼趙皇隻要收複帝京,無疑權力會更大,到那時隻要身體強健依舊可以拖。
然而現在,當這位徐公公拿出,那位公主的密信後,這一刻,由不得他們不多想——這難道是在提醒雲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