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固陽城內。
“楚國出手了!”
鬥笠男子突然開口,趙皇還在迷茫之際,卻見趙宗毅猛地上前,“楚國?”
“大軍正馳援帝京!”鬥笠男子說著,忽然不經意的聲音一頓,但想了想,卻並未將之後的說出口。
“馳援帝京?”
聽到這四個字,趙宗毅整個人的神情都振奮起來,隻是,當他看向一旁的趙皇時,卻心有憤慨!
“明明雲帥是為我趙國攻打帝京!但卻沒等來我趙國的援兵,反而是楚!”
要知道,久遠的以前,楚國和趙國不和。自詡“大夏後裔”血脈正統的趙氏,並瞧不起從深山大澤出來的楚。
然而時過境遷,趙國隻剩下了半壁江山。
本應以“收複山河、一雪前恥”為己任的趙國,卻在麵對有機會收複己方帝京的時候,還不如曾有恩怨的楚!
此刻,趙皇臉色也有些不好看。
然而正當趙宗毅以為陛下也心有慚愧的時候,卻見他立刻看向一旁的金崇之,以及李南佑等人!
“看看……定軍侯帶來的消息果然沒錯,私通它國!朕一直想查他到底私通的哪裡?現在弄清楚了,是楚!是楚!!”
“原來其早有叛逆之心!此次楚國派來大軍助他,這不是實證是什麼?”
李南佑眼神一變,連忙也跟著憤慨。
而金崇之則立刻道:“陛下聖明!楚國若要派兵,光是製定決策,整備人馬,規劃糧草,就需要很長一段時間。由此可見,雲徹在攻破帝京之前,很可能已經聯係楚國!”
“此定為實證!”
“怪不得……怪不得朕想和談,他雲徹卻不聽旨!”趙皇自覺已經想通一切,“此叛逆之輩,幸虧左右大軍統領皆聽朕令回京,否則……今日我趙國定然危矣!”
“防範一個拓跋還不成,還要防範內奸,和外邦!”趙皇仰天長歎,忽而又恨恨道:“不過,去了好!去了好!去了正好讓拓跋一同滅了這內賊!以及楚國大軍。”
“最好讓楚國也痛痛,拓跋去攻楚,朕讓我趙國安享太平!”
鬥笠男子聽到這裡,縱然是他,此刻也不由得心有煩悶,終於忍不住開口,“楚國大軍去不了。”
“為什麼?”趙皇正驚異,但趙宗毅卻已經迫不及待詢問。
鬥笠男子不再言語,顯然已經煩悶。
隻是突然,他表情猛地驚變!
同時,肉眼看不到的地方,他的思緒也瞬間掀起千絲萬縷。並且立刻嘗試,和另外兩方溝通。
……
“帝王鐧?”
兩鬢斑白的男子回首,看著遠去的大軍身影,他目光似有複雜。
在對方出動鎮國之器的一刻,他便已經明白,無法阻擋。
同時,或許是心血來潮,他也不想再阻擋……
不禁,腦海之中,卻是再度回憶起久遠之前的某處場景。
作為三代聚首的第一代首席。
他是親自經曆過上次的“聚首全程”,那個不知道從哪裡冒出來的少年,在楚國氏族“劃分”極其涇渭鮮明的情況下,卻依然和每一位都相處的極其融洽。
讓他不明白的是……
在武夫根骨檢測中,其並沒有讓人眼前一亮的根骨。
在儒家大賢的考題裡,他所言之語,固然讓人驚駭,但未免也太過離經叛道!也並不被人接受。
在道宗那位的道法領域暢遊之時,其所思所行,也完全不是一個修習道法的好苗子。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少年,卻在那次聚首中,引得所有人注目連連。
並非是那“揮斥方遒”的話語。
少年熱血之下,任何直抒胸臆的話,聽起來都會蕩氣回腸,有著遠大抱負,似乎長大之後,就能一鳴驚人,名揚四海。
然而,在此後的數年數月數日裡,時間終會磨滅其一切棱角。他遲早也真正會發現,在沒有天賦以及背景的加持下,他曾經在三代聚首看到的每一個與之同齡的少年,最終都會與其漸行漸遠。
最後,直到身份勢力地位,無論是哪一方麵,都如同天地之差!
可是,時過境遷。
十一年過去……他卻做到了!
那個在進入“三代聚首”的第一道門檻,血脈檢測為純正大夏後裔的少年,竟然真的在沒有任何外力加持下,僅僅憑借著軍功,且還是不被趙皇認可,一步步走到了……如今的二品!
合道帝京!
自此同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