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哥!”
“你看三樓跟四樓的!”
許青衣笑著跟林一峰吆喝著,似乎期待他看到三樓跟四樓的情況。
林一峰翻開第三頁的報告。
相較於前兩樓,三樓服裝才是關鍵中的關鍵。
基本除了日常的吃喝之外,人都逃離不了正常的衣食住行。
而在三樓的報告中,林一峰也是看到了一個令他有些小吃驚的數字。
三日胖東來三樓銷售總額。
4萬8000元。
這一個接近小五萬的銷售總額,遠遠高出了林一峰的預期。
在這個年頭,衣服並不是很貴,除了那種皮鞋跟正裝之外,大部分買衣服都是二十到三十塊左右。
這個銷售額說明從胖東來開業到現在為止,基本三樓常年處於爆滿的狀態。
除了那些提前購買過冬衣物的人,正常購買衣服的人也不少。
林一峰大致掃了一眼。
整個三層預計商家是33家,目前營業基本在18家左右。
基本三天下來,每個商家都能有接近小900元的銷售額。
商家到手的收益起碼能有300多左右,林一峰他們分成銷售額的10%,一家店鋪少說能一天抽成90元。
這放在大市場那邊,都是逢年過節才能賣出的銷量,可以說這一次三樓就是賺得盆滿缽滿。
等剩餘商家完成入駐,這個銷售額還能夠更進一步。
一天抽成3300元,一個月單三層就能提供十萬元的收益。
等逢年過節,商場做活動,收益還能提升不少。
這還隻是前三層,林一峰稍微估算了一下,前三層光這幾天抽成的收益,再加上胖東來初期價格較低的房租。
投入的200萬,光前三天就能收回十分之一。
不出意外的話,三個月內,就能收回總額投資數。
這個恐怖的收益,也讓林一峰嘴角逐漸上揚。
這時東來也終於忍不住朝著林一峰招呼著。
“峰哥!下一頁!下一頁!”
林一峰看東來這麼激動,也是翻看了最後一頁,也是目前胖東來重中之重,四樓的超市。
剛剛翻開第一頁,林一峰就看到了胖東來超市單日的首日營業額。
一萬八千元。
往後第二行,次日營業額。
兩萬七千元。
第三日營業額,三萬元。
三日總營業額,七萬五千元。
“七萬五?”
林一峰對於這個數字還是有點小驚訝的。
畢竟胖東來超市主打的還是親民路線,看到前麵收益,林一峰總覺得超市收益最多也就是高過三層一萬塊。
沒有想到足足來到了七萬五千元。
尤其是最後下麵計算成本的方麵,拋出基本貨物的價格,收益更是來到了恐怖的三萬元。
基本相當於超市每天都能夠穩定進賬一萬元,還是拋出最基本的水電成本人工。
這樣計算,一個月光是純收益,就能進賬30萬元。
幾乎是前麵三層收益加起來的總和。
而且這還隻是超市的初期,還沒有補全所有貨物,也沒有開展像樣的活動。
許青衣看著林一峰翻看著眼前的報告,也是不由感歎道。
“這超市也太特麼賺錢了!”
“峰哥,你怎麼想到搞這個的!”
“要照著這樣下去,你多開兩家,得超越華萊士多少啊?”
林一峰聽到許青衣這麼說也隻是笑了笑。
胖東來這種經營模式,根本沒有辦法開成連鎖店。
最主要是胖東來良心的經營方式,不可能管控多家店鋪的質量。
一旦數量上去,魚龍混雜,質量難免會下降。
如今胖東來口碑還未穩定,當前最重要的是在牧野市打下根基,隨後在周邊其他城市開展店鋪,一步步經營才對。
許青衣不一樣,他還是把這個事情想得太簡單了。
相反東來就看得比較開,反而在旁邊勸著許青衣。
“小許,這事兒不能心急。”
“咱先把這個店鋪弄好了,再想著其他的。”
許青衣點了點頭。
林一峰往後也是跟其他人交代了一下,今天休業一天,明天正常開店以後,便離開了胖東來這邊。
畢竟明天他還要回石頭村送點東西,順便讓白葉槿幫忙修改一下的稿子。
抽空他還要跑一趟山陽城,看看那邊報社的問題。
胖東來試營業以後,他能用的時間也是越來越少了。
次日,林一峰先去銀行存了一些錢,然後購買了一批瓜果蔬菜送回了石頭村,便轉頭趕往了山陽城。
剛剛來到《山城民聲報》門外,就聽到屋內劉勝興對著一眾寫稿子的破口大罵。
“能乾就乾!”
“不能乾就滾!”
“我們報社不收你們這種人!”
“不服氣?不服氣現在就給我收拾東西走人!”
“我們掏錢不是請你們來吃白飯的!這寫的都是什麼狗屁東西!”
林一峰剛剛推門進來,就看到幾個新麵孔被他罵得狗血淋頭。
現在的劉勝興,已然有了主編那種雷厲風行的架勢。
他見林一峰到來,也是示意這幾個人回去重新寫稿子。
等林一峰在桌邊坐下來,也是翻看了一下他們寫的報告。
不看還好,一瞅給林一峰都嚇了一跳。
幾人上繳的文稿,不說彆的,光標題都讓林一峰佩服不已。
《胖東來出現,資本在作怪!》
翻看一下文章的內容,裡麵通篇都在批判胖東來擾亂市場的行為。
尤其是一頂“資本家”的大帽子扣下來,都讓林一峰感覺到巨大的壓力。
這年頭被戴上資本家的字眼,可不是什麼鬨著玩的。
輕則整個企業從上到下口碑崩壞,重則整個企業直接破產。
“怎麼想起來寫這個了?”
林一峰皺起眉頭。
劉勝興抽了口煙,一副鬨心的模樣。
“彆提了,上上周搞了水雲鎮。”
“現在這幫新來的,一天天不知道都要乾啥,就想著搞大新聞。”
“哪有什麼大新聞?”
劉勝興又猛嘬了兩口,在滿是煙屁股的煙灰缸內攆滅香煙,繼續抱怨著。
“腳踏實地,關注民生,這才是我們報刊的宗旨。”
“這幾個,明天就都得滾蛋。”
“什麼玩意兒啊,都是。”